东莞联合技工学校 广东联合职业培训学院 是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以培养中高级技工人才的全日制省重点技工学校,是东莞市人力资源局指定的首批“公共就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是“东莞最受欢迎学历教育品牌”,是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注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是东莞市第一家通过 ISO0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技工学校, 2008 年成功竞得广东省人民政府专项财政资金 300 万元。
学校占地面积约 93亩,规划建筑总面积达 8万多平方米,师资、教学及实训设备完全按现代化教学模式配置,建有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和乒乓球室等。学生宿舍宽敞明亮,卫生间、冲凉房设施配套齐全,整洁舒适,是一所集教学、培训、工厂实习、就业、生活、娱乐、体育运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基地。
学校以打造广东省素质教育一流强校为目标,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有机结合,进行国学教育、德行教育、综合素养教育,铸就学生爱国、孝敬、感恩等良好的道德品行,学会做人处事,全方位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综合素养。
素质至上,提高“软技能” 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学校 在全校师生中大力推广德行教育,落实和践行《弟子规》、《孝敬》、《朱子治家格言》、《论语》等优秀传统文化,以孝、悌、谨、信、爱、仁等为核心内容,启蒙养正,教育全体师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品性。经常邀请国学专家、慈善家来校做报告,引导全体师生厚德明理,止于至善。 让学生懂得孝顺、感恩,学会做人处事,铸就良好的道德品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全方位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综合素养。
国学教育:开设《弟子规》课程,以孝、悌、谨、信、爱、仁等为核心内容,启蒙养正,教育学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品性。经常邀请国学专家、慈善家来校做报告,引导学生厚德明理,止于至善。
德行教育:开设《爱国守法》课程,以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中国近现代史、改革开放成就等教育学生爱国敬业。以《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技工学校学生手册》等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引导学生遵纪守法。通过形式灵活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内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特色强校,专业示范 早在 2006 年开设的机电一体化与注塑工程专业已成为“示范性专业”,是全国第一家专门培养注塑机操作、调校与维修的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学校;学校编著出版了注塑工程专业教材共 11 本,填补了注塑工程专业教材和注塑工程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的空白。
设备先进,种类齐全 学校建有各类教学实训、实验室 66 间,拥有数控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注塑机等各专业教学实验、实训设备 1300 多台(套)。实训设备的人均占有率、先进性均领先同行。
强化实操,技能过硬 学校特别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训练,提高实训课程在教学中的课时比例,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提高竞争力 学校利用东莞国际制造业名城的优势,积极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形成学校企业二元合一、工学一体、互补互助的教学模式,认真打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广纳贤言,共育英才 学校与家长、社会成功人士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经常邀请他们举行家长交流会,甚至专程到生源集中地与家长交流,让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共襄善举,同育英才。
学校以打造广东省素质教育一流强校为目标,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有机结合,进行国学教育、德行教育、综合素养教育,铸就学生爱国、孝敬、感恩等良好的道德品行,学会做人处事,全方位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综合素养。
学校占地面积近100亩,规划建筑总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师资、教学及实训设备完全按现代化教学模式配置,建有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和乒乓球室等。学生宿舍宽敞明亮,卫生间、冲凉房设施配套齐全,整洁舒适,是一所集教学、培训、工厂实习、就业、生活、娱乐、体育运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基地。
先进齐全的教学设施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实训设备,建有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现有电脑600多台;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设置齐全,包括机加工实训车间、数控加工实训车间、汽车维修实训国间、电子电工实验室和CNC仿真实验室等。拥有加工中心、电脑锣、数控车床、线切割、电火花、普通车床、铣床、电脑注塑机、汽修设备、机电实验设备等大中型生产实训设备80多台(套)。 过硬的实操能力 学校特别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实操训练,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高达1:1,确保学生能学到扎实、过硬的技术。同时学校还对学生进行“一专多能”、“一专多证”的教育,即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均可同时兼学多项技能,获得多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业更具竞争力。 独特高效的学生管理模式 在学生管理上,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并推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活动。通过下厂实习、严格的企业化管理、用人单位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安全生产、团队协作、文明礼貌、孝顺长辈等综合职业素养,打造学生长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流的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包括高级工程师、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讲师和讲师在内的高素质师资、管理队伍150多人,很多都是既熟悉理论教学,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在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中都配备了权威专家,成为各个学科的“带头人”。 百分百就业保障 学校依托东莞庞大的就业市场,已经与近三百家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和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就业合作关系,根据企业要求“订单式”培养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的技工人才。新生入学后即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后由学校安排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保证所有毕业生100%推荐就业。
素质至上,提高软技能
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学校 在全校师生中大力推广德行教育,落实和践行《弟子规》、《孝敬》、《朱子治家格言》、《论语》等优秀传统文化,以孝、悌、谨、信、爱、仁等为核心内容,启蒙养正,教育全体师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品性。经常邀请国学专家、慈善家来校做报告,引导全体师生厚德明理,止于至善。 让学生懂得孝顺、感恩,学会做人处事,铸就良好的道德品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全方位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综合素养。国学教育:开设《弟子规》课程,以孝、悌、谨、信、爱、仁等为核心内容,启蒙养正,教育学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品性。经常邀请国学专家、慈善家来校做报告,引导学生厚德明理,止于至善。
德行教育:开设《爱国守法》课程,以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弟子规》、中国近现代史、改革开放成就等教育学生爱国敬业。以《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技工学校学生手册》等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引导学生遵纪守法。通过形式灵活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内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特色强校,专业示范
早在2006年开设的机电一体化与注塑工程专业已成为“示范性专业”,是全国第一家专门培养注塑机操作、调校与维修的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学校;学校编着出版了注塑工程专业教材共11本,填补了注塑工程专业教材和注塑工程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的空白。
设备先进,种类齐全
学校建有各类教学实训、实验室66间,拥有数控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注塑机等各专业教学实验、实训设备1300多台(套)。实训设备的人均占有率、先进性均领先同行。
强化实操,技能过硬
学校特别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训练,提高实训课程在教学中的课时比例,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提高竞争力
学校利用东莞国际制造业名城的优势,积极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形成学校企业二元合一、工学一体、互补互助的教学模式,认真打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做大做强技校,树立自我品牌,为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培养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是我校自创办以来一直遵循的办学目标。坚持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是我们的致力所在。以工科为主,开设特色专业,“订单式”育人,用技能扶贫,走校企合作之路,正逐渐成我们日益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特色专业学校现设置的专业有模具、数控、注塑机、汽修等专业,都是围绕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带来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而开设的。其中自动化与注塑工程专业,是全国首开专业,该专业学科带头人注塑专家李忠文老师长期从事工程注塑工作,已编着和公开出版专业系列教材11套(本),由他参与设计、制定的注塑机维修工(初、中、高级)职业标准正在向国家申报列入国家职业大典,成为国家职业工种,填补这一空白。模具、数控、计算机等专业都有一些资深专家和老师。
设备齐全学校现有教室建筑面积5016平方米,有能容纳50人的语音室以及安装有436台性能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独立的实训室建筑面积达5039平方米,按高规格、高起点的要求配置机械加工、数控加工、自动化与注塑工程、钳工、汽车维修等车间以及电子电工实验室、计算机仿真实验室等多个大型、先进的教学实习和实验设备和基地。现有各种设备78台(套),CNC仿真电脑120台,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藏书达12486册,能共享东莞图书馆电子图书20多万钟及期刊7800多种。
技能扶贫用知识改变命运,靠技能脱贫,也是我校的一种全新办学理念。为了让家庭困难的学生有书读,能学到真正的技术,学校开设有半工半读班、勤工助学班,目前有300多人从本省的粤东、粤西和广西、湖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来的学生。半工半读班是零学费入读,每学期由学校负责安排学生在校学习2-3个月,然后再到企业工作2-3个月,用工作所得缴交学杂费;勤工助学班主要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工作,时间约为3-4个月,不影响正常在校学习专业。全国闻名的“助学大王”、“2006年感动湖南十大人物”的东莞慈善家张坤先生及其助学团队,其资助的46名湖南湘西凤凰籍学生就选择了半工半读班。
校企合作按照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报告中的要求,我校大力发展“订单式”培训方式,使企业招工前移为职业院校招生,经教育培训后,再送到企业就业。学校依托东莞庞大的就业市场,已经与200多家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和长期紧密的就业合作关系,专门为企业需求度身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使技校生的就业前景一生光明。
办学模式学校在开设中级技工班和各种短期培训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办学层次,与天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和茂名学院合作开办有“技师+成人本科”、“大专+高级技工”等多种办学层次,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开设有全日制、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班。在教学实训中,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高达1:1。突出技能教育,突出实验实训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行“一专多能”、“一专多证”,使学生在校期间同时兼学多项技能,获得多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使学生就业有更强的竞争力。据统计,学生现毕业生就业率为100%;据就业跟踪,其一年制毕业生中的优秀者月收入已达2000元以上。
共育英才学校与家长、社会成功人士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经常邀请他们举行家长交流会,甚至专程到生源集中地与家长交流,让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共襄善举,同育英才。传统文化
自2010年起,学校开始全力推进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综合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特色德育教育之道,确定以打造德行和素质教育一流强校为目标,努力推行“素质教育比技能重要,未来教育比眼前重要,学生成人比成绩重要”的特色教育。在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国学教育、德行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在全校师生中推广和践行《弟子规》、《孝经》、《论语》、《大学》等优秀传统文化,以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为核心,引导全体师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厚德明理,止于至善,养成忠厚品性,铸就全校师生爱党、爱国、爱校、孝顺、敬长、尊师、感恩、谦和、礼貌、和谐、互助、忠诚、守信、爱心、行善、勤劳节俭、敬业奉献、团队合作等良好的德行和优秀的职业素养。
园内绿草青青,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优雅,为师生创造了适宜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联合分为两校区,一是联合技工学校,另一是联合管理专修学院,联合技工学校校园主要有11栋建筑(现另起3栋),其中4栋教学楼(包括实验楼,二层是教室),7栋宿舍楼,全校4000多学子居住其中。
校园活动,在兴趣、学习方面,社团多达十几个,有着:曲艺社、街舞社、灵韵协会、书法协会,等等,各个社团还会在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招新会与文化艺术节;在体育方面,学校有着每年的校运会与蓝领杯(篮球运动),并还有,三人篮球。最重要的是,每学期都会有着盛大的晚会。表现出联合的精彩风貌。
2013年秋季新增了8个机房
2014年春季重修后篮球场完成了塑胶跑道机房安装了空调
2014年暑假水房处理设备进行全部更换重修前篮球场
2015年暑假学生宿舍全部安装空调。
学校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温塘茶下商业街(南)
交通状况:到达东莞汽车东站后,坐L6路,到茶下商业街下车,前方就是联合学校。
可乘坐石龙3路公交,到联合技校站下车。也可乘坐东莞市5路公交到联合技校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