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河北省 >>沧州市 >>运河区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电话 : 0
地址 : 沧州市运河区
中考网 : 河北省 | 沧州市 | 运河区
高考网 : 河北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沧州医学高档专科黉舍沧州医学高档专科黉舍简介 沧州医学高档专科黉舍是一以是医药卫生教诲为主的国办市属浅显高档黉舍。办学五十多年来,颠末几代人的艰苦妥协、发奋图强、求真务虚、开辟创新,使黉舍具有了杰出的办学前提,沉淀了丰富的文明秘闻,讲授科研水安稳步进步,社会办事服从不竭加强。建校以来,共培养了三万多名合格的卫内行艺人才,为沧州地区乃至河北省的医疗、卫生、教诲奇迹做出了主动进献。
汗青沿革 黉舍始建于1958年,校名为“津沧医学专科黉舍”;1963年改名为“河北省沧州卫生黉舍”;1994年被评为“国度级浅显重点中专黉舍”,是当时天下医药卫生体系17所国度级重点中专黉舍之一;2001年4月,经河北省教诲厅批准成为“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招收专科层次门生;2004年5月经国度教诲部批准,改建为“沧州医学高档专科黉舍”。2004年9月在沧州市高教区建成新校区并投入利用。 根本设施 校区占空中积1024亩,分为四个服从区,即讲授科研区、体育活动区、糊口办事区和生态园区。校舍总修建面积23万平方米,此中,讲授行政用房12万平方米;具有校内尝试实训中间7个,科研尝试中间1个,各种尝试实训室135 个。讲授仪器设备总值5644万元;讲授用计算机1015台;多媒体课堂坐位4103个;语音课堂坐位262个;图手札息中间2.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7万册,网上中外文数据库11个,电子阅览室坐位120个;活动场、馆总面积53393平方米,设施齐备,东西充沛;生态园区占地66000平方米,此中野生湖水面面积2.8万平方米;教诲信息化设施齐备,校园网设备先进,在讲授科研和办理办事中阐扬了主动感化。 师资步队 现有兼任西席434名、兼职西席300余人。讲授步队中,正高职称35名、副高职称91名,具有研讨生学历西席士133名 “双师”型专业西席136名;中青年骨干西席24名。具有专业带头人21名(校外12人)、天下榜样西席1名、河北省有凸起进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省级讲授名师2名、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名,省级讲授团队1个。 系部专业 黉舍设有医学系、照顾护士系、医学技术系、口腔医学系、药学系、根本部、成教部。开设有照顾护士、助产、临床医学、眼视光技术、药学、医学查验技术、口腔医学、医学影象技术、医学养分、卫生监督等10个专科专业,构建起了医、护、药、技调和生长、专业门类相对齐备的办学格式。 人才培养 黉舍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黉舍生长的生命线,把人才培养和全面进步教诲质量作为统统事情的解缆点和落脚点。现有整日制浅显专科在校生7730人,成人教诲在校门生2000余人。 比来几年来在河北省高档医学院校照顾护士操纵技术考核中,我校照顾护士专业成绩首屈一指,均获优胜奖,在09年8月停止的天下首届卫生职业院校照顾护士操纵技术大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并在各单项比赛中获得佳绩。在积年河北省临床医学专业门生专业实际技术统考中,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一直处于抢先职位。我校毕业生以杰出的职业本质和职业才气才气纵横,博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黉舍各专业毕业生失业率一向保持在90%以上。 迷信研讨 2006-2010年,黉舍共承担科研项目立项132项,此中省部级41项,地厅级68项,横向科研16项;公开颁发学术论文585篇,此中在核心期刊颁发254篇;主编、参编著作、课本93部,此中“十一五”国度级打算课本12部。获各级各种科研嘉奖125项。此中省部级43项,市级82项。黉舍目前具有国度级佳构课1门,省级佳构课5门。设有高档职业教诲研讨室,创办校刊《沧州医教研讨》。 产学合作 黉舍有直属从属病院3所,非直属从属病院5所,讲授病院12所,校外练习讲授基地82个,社区练习基地18个。黉舍从属沧州市病院为三级甲等病院,修建面积7.2万平方米,资产总值2亿元,仪器设备总值8000多万元,床位880张。还建有“沧州市医学教诲培训中间”、“沧州市卫生测验中间”、沧州医专职业技术鉴定站。2007年景为“中国西部教诲参谋单位”,2008年牵头组建了“沧州市卫生职业教诲个人”。 办学成绩 2008年6月,黉舍以“优良”成绩经由过程教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事情程度评价。2011年,成为河北省高职高专医学类讲授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比来几年来,我校还前后获得河北省文明单位、天下绿化榜样单位、天下红十字榜样校、河北省五一奖状单位、省职业教诲先进单位、省卫生科技教诲先进个人、中国技击段位制讲授尝试黉舍、省浅显高校树模性失业指导中间等50余项名誉称呼,办学服从多次获得省、市和下级有关部分带领的必定。校址:沧州市运河区友情援助,中国校园网 http://www.cnxyw.org/
历史沿革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始建于1958年,校名为“沧县专区医学院”,大专建制。
1959年,沧州与天津两地区合并,学校更名为“津沧医学专科学校”。
1961年春,河北省与天津市分治。同年6月,学校更名为“河北沧州医学专科学校”,隶属河北省卫生厅领导。
1962年,随着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学校由大专改制为中专,更名为“河北省沧州医士学校”。
1963年,又更名为“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
2001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为“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同时续用“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校名。
2004年5月,经国家批准升格为“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


科学研究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提升科研质量。教师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46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45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主参编卫生部、教育部规划教材及其他各类教材等159部;发表学术论文954篇,其中核心期刊占52.1%;编发校刊《沧州医教研究》26期。2012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

学校概况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以医药卫生教育为主的国办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办学五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使学校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学科研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建校以来,共培养了三万多名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为沧州地区乃至河北省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2]

基础设施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024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60亩。教学仪器设备价值6808万元。多媒体教室104个,计算机教室6个,语音教室3个,教学用计算机1181台。图书馆面积1.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80余万册,电子数据库14个,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校内建有千兆校园网,教育信息化设施先进,多媒体教学设施完备,网上教学资源丰富,网络覆盖整个校园,校园网上可畅览图书馆和网上教学资源。建有标准的塑胶运动场、体育馆和篮排球场;单元式学生公寓楼12栋,大型餐厅、生活馆、浴池、校医院、校园药店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现有专兼职教师675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65名,副高职称209名;硕博士151名,双师素质教师251名;专业带头人3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50名。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医学本科院校特聘教授5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人才培养

学校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人才培养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6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学生1000余人。

2009年,荣获全国首届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操作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连续三年在河北省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技能考核中获得优秀,2012年获团体总分第一;临床医学专业近连续四年获河北省医学高职院校实践技能统考团体总分第一名。我校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2%以上。

科学研究

2006-2010年,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立项132项,其中省部级41项,地厅级68项,横向科研1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254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93部,其中“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25项。其中省部级43项,市级82项。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5门。设有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室,创办校刊《沧州医教研究》。

产学合作

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5所,教学医院21所,校外实习教学基地11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98个;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沧州市卫生考试中心和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校区内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计床位900张、示教室40个,集医疗、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附属医院,将于2014年投入使用。

学校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沧州市卫生考试中心、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和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培训与认定指定培训基地。

示范作用

2002年成为“全国卫生职业新模式课题组成员学校”;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护理专业参与院校;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7年成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2008年牵头组建了“沧州市卫生职业教育集团”。

社会任职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协作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卫生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护理类教学研究会会长单位,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眼视光技术、药学分委员会委员单位,河北省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沧州市营养学会理事长单位,沧州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沧州市医学会教育分会主任委员会单位。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兼职教师727名,其中,教授105名,副教授251名,硕博士173名,双师素质教师259名。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全国模范教师省管优秀专家1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医学本科院校特聘教授5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河北省优秀教师2名、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2名、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9名。
全国模范教师省管优秀专家(1名):牟兆新
省级教学名师(2名):牟兆新、侯振江
省级教学团队(1个):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牟兆新)

院系专业

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基础医学部、护理系、医学系、药学系、口腔系、医学技术系、健康管理与服务系、人文与社会科学部和继续教育部等9个教学系部,开办18个专业。

专业设置序号所属系部专业名称本科/专科1护理系护理、助产、针灸推拿、卫生监督专科2医学系临床医学、医学营养专科3药学系药学、中药、医药营销专科4口腔系口腔医学专科5医学技术系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美容技术专科6基础医学部预防医学专科7继续教育部-8健康管理与服务系健康管理、心理咨询专科9人文与社会科学部-专科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
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4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拥有校外实习教学基地10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206个;并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沧州市卫生考试中心和医学教育培训中心。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临床医学、药学
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护理专业实训基地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护用解剖(牟兆新)[3]
省级精品课程(4门):护用解剖(牟兆新)、血液学检验技术(侯振江)、基础护理技术应用(谢秀茹)、物理诊断技术(于三新)
双证书教学
学校制定了满足“双证书”教学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课程体系、教材、实训课等项目的改革同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结合起来,将相关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科目、教材、实训内容纳入课程与教学体系中,未按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者,缓发毕业证书。2014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为77.61%。
2014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一览表专业名称毕业生人数获资格证人数获取率护理1,4891,32789.12%护理(五年制)32223572.98%助产736589.04%临床医学617617100.00%医学营养6565100.00%眼视光技术6161100.00%医学检验技术902515.56 %医学影像技术1273417.32 %药学212212100.00%口腔医学56617030.04 %合计3622281177.61%[4] 就业平台
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立实习带就业基地63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999急救中心)分别确定该校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7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京市999急救中心、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北京三环肿瘤医院、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狮城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与该校合作开展了“订单”培养,形成了“入学、培养、就业”直通车。
学生获奖
2014年,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比赛中,2名同学代表河北省参赛队分获个人一、二等奖;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项技能竞赛100余人次,获取省级以上奖励35人次。
附属医院
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教学医院26所。
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类型沧州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沧州口腔医院-沧州眼科医院二级 学校荣誉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样版学校、河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河北省成人教育评估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90余项。
合作交流学校是河北省高职高专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职业技术学会卫生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卫生职教联盟副主任单位、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协作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护理类教学研究会会长单位、全国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2012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2014年,学校承办了全国卫生职业院校临床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研讨班。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2013-2014年,该校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7项,其中校级项目34项,市级项目42项,省级项目11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77项,其中,市级科研成果奖14项,其他科研成果奖63项。公开发表论文333篇,其中核心期刊128篇,主参编教材著作80余部。
科研经费到款
类别单位2013年2014年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万元819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馆藏纸质图书61.09万册,电子图书25864.5GB,电子数据库14个,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学年新增纸质图书2.13万册,各类专业期刊15515种。
学术期刊
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编发有校刊《沧州医教研究》,已编发33期,收录教师学术论文900余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校徽
校训
厚德笃学,博爱精医
“厚德”,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易经?坤卦》言:“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指人的道德修养应像深厚的大地一样容纳人和物;“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学校以德立校,教师以厚德育人,学生则明德修身。“以德立校,兴校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成才先成人,优学且厚德。
“笃学”,专心好学。“笃”有诚笃不虚、坚持不懈、厚积薄发等含义。如“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笃学”出自《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笃学反映的是一种专心好学,锲而不舍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
“博爱”,反映的是该校师生要有广泛地爱一切人。《孝经?三才章》:“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三国魏曹植《当欲游南山行》:“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宋欧阳修《乞出表》之二:“臣闻愚诚虽微而苟至,可以动天;大仁博爱而无私,未尝违物。”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即如‘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
“精医”,出自孙思邈《大医精诚》,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学风
勤学善思,循理致用
社团文化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学生社团38个,在册会员3155人。2014年,全校社团共计开展活动68项,其中大型活动8项,小型活动60项,并成功举办第九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节。
系部专业

学校设有医学系、护理系、医学技术系、口腔医学系、药学系、基础部、成教部。开设有护理、助产、临床医学、眼视光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营养、卫生监督等10个专科专业,构建起了医、护、药、技协调发展、专业门类相对齐全的办学格局。[5]

护理系

前身是沧州卫生学校护理教研室,始建于1963年,当时有4个护理班。1966年因文革停止招生,专业教师改行或下乡,护理教研室随之解散。1977年,文革结束以后,国家高考招生制度恢复,我校复办护理专业,护理教研室重新建立,当时条件非常简陋,仅有1个实验室,5张床位。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中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批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的得到改善。进入90年代,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护理专业教研室、实验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一大批毕业生充实到医疗一线,并取得了优秀成绩。历史发展到21世纪,护理专业建设飞速发展,每年招生千余人,实验室由最初的几十平米扩展到3000余平米,实验设备从一无所有到近百万元,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一部分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2004年,护理专业被学校确定为唯一的重点专业。2005年8月,护理系正式成立,现有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工作人员共32名,自建系以来,他们以饱满的斗志,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护理系各项工作,一起打造沧州医专重点专业和品牌产品。

医学系

成立于2005年9月,主任1人,书记1人,副主任1人。医学系下设诊断学教研室、内科教研室、外科教研室、妇产科教研室、儿科教研室、五官科教研室、中医基础教研室、中西临床教研室、传染病教研室和预防教研室十个教研室,并建有一个临床实训中心,承担学校各个专业的临床课程的教学任务和临床教学的带教任务。在此基础上临床医学系下设内科实验室、外科实验室、妇儿实验室、中医标本室及功能实验室。内科学实验分室设置有心脏听诊室、胸腹部触诊实训室、心电图实训室等,其中心脏听诊室和胸腹部触诊实训室,装备有较先进的模似病人模型,供学生进行人体部位的体格检查技能训练。外科学实验分室设置有模似手术室、换药室、心肺复苏室等,实验室内各种医疗设备较齐全。其他实验室有针灸实训室、中药标本室、五官科实训室、预防实验室等。学生在学习中,有些较难接触到的设备和技能操作,在实验室内可得到较好的训练和学习。

共设有四个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和全科医学专业。

医学系还将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办学水平,加强专业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技术系

建立于2005年9月,包括眼视光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及口腔医学技术和药学专业。其中眼视光技术、口腔医学为我校的特色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为我校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医学技术系建立之前,这些专业属于临床医学系。

医学技术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1名,占36.6%;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16名,占53.3%;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者3名,占中青年教师的15%;还有正在攻读术士学位的教师5名。医学检验专业的侯振江教授连续三届评为沧州市拔尖人才,并荣获沧州市“十佳百星”称号,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徐深教授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为强化实践技能教学,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临床实践的零距离对接,我们还聘请了医院、药厂等单位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该系注重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全系教师主编和参编教材8部,在各类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承担省科技厅课题3项,其中一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市、校级课题多项。

医学技术系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实验设备齐全,校内实训室面积1000余平米,仪器设备总值达300余万元。眼视光技术专业有验光室、配镜室、隐形眼镜室和眼科检查室,配备有视力检测器、电脑验光仪、全自动磨边机、同视机、电脑焦距仪等全套的检测、眼光、配镜设备,目前正在筹建验光配镜实训中心,使学生进行仿真训练;医学检验专业有临床检验、生化检验、血液检验、微生物检验、寄生虫检验和免疫学检验实验室,配备有多媒体血细胞分析系统、酶标仪、血凝仪、电解质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容扫描仪等;药学专业有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实验室,配备有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有铸造室、烤瓷室、口内、口外、修复口腔临床模拟实验室,配备有完备的口腔临床模拟教学系统,还有口腔医学技术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有附属眼科医院、口腔医院,还有天成药业和万岁药业,基本满足了专业教学和实践技能学习的需要。

医学技术系遵循学校一贯坚持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原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高职高专办学方针,紧贴地区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强化专业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改革,为医药卫生第一线培养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在95%以上。

在新的世纪,我系将遵循学校立足沧州,辐射周边,服务河北,面向全国的办学思路。全系教师会更加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拼搏,为医学技术系的更加辉煌而努力。

口腔系

成立于2009年8月,下设口腔临床教研室、口腔技工教研室、口腔基础教研室和口腔实训中心。

口腔系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2人,学科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3名。口腔系还有兼职教师11人,全部为一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专家。口腔系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的比例为78%,已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结合,结构基本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口腔系现设有口腔医学专业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其中,口腔医学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在过去8年的办学历程中,为沧州及周边地区的基层口腔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口腔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为改善居民的口腔卫生状况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是2005年新开设专业,发展前景良好。

口腔系具有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校内口腔实训中心总面积1686m2,仪器设备总价值168万元,主要包括口腔临床系列实训室和口腔技工系列实训室共16个。口腔临床系列实训室可模拟临床的各项操作;口腔技工系列实训室按照义齿加工厂的流程设计,基本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口腔实训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执行规范,已成为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良好基地。同时,口腔实训中心还作为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口腔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基地,承担每年沧州全市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口腔临床实践技能考试任务。另外,本专业现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2个,主要分布在沧州市及市辖各县。沧州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沧州口腔医院是我校的紧密型教学医院,仪器设备齐全,可供学生生产实习,又可满足教学过程中学生见习的需要。

口腔系将继续坚持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教学工作为中心,人才质量为关键,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基本建设,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特色,以实际应用为本位,以毕业生质量为准则,以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建设思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力争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口腔医疗卫生技术人才。

药学系

成立于2009年6月。2009年沧州市政府把重点发展药学专业列入本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学校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加快药学专业建设和发展,成立药学系。

一、药学系组成

药学系下设化学、天然药物、药物分析、药剂四个教研室和药学实训中心,主要承担药学专业专业课程和全校化学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

二、师资队伍与科研成果

药学系现有专任教师22名,兼职教师15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8人,占36%;“双师”素质教师15人,占70%;具有硕士学位教师8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5人。专业课教师3年内有9个月(累计)的临床或专业实践时间。15名兼职教师均为从实习基地聘任的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或一线技术骨干,主要承担学生实习带教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本专业现有专业带头人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通过四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药学系教师爱岗敬业、团结进取、无私奉献,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药学专业教师先后发表论文36篇,其中国家级15篇,省级21篇;编写教材及著作16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9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5项,获科研成果4项。

三、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条件

校内药学实训中心总面积105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0余万元。建有天然药物学实验室、药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药剂学实验室、药物分析实验室、药理实验室和中药标本室等专业实验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配套齐全,满足了该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药学专业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针对药学专业学当前的就业方向,先后与沧州市药检所、沧州市人民医院、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河北天成药业有限公司、北京朝阳三环肿瘤医院、北京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签订了协议,作为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见习、实习和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

四、专业介绍

药学专业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医药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起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而设置的。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医药市场营销等。

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药学专业基本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经营、使用等领域的一线工作岗位从事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调剂和药品营销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本专业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融入行业”的产学合作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建立了“校企(院)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带就业”的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

基础部

成立于2005年9月,主要承担全校的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的教学、研究以及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当前下设德育、体育、英语、计算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就业、心理、解剖、生物、生理、生化、病理、微寄、药理等17个教研室。

基础部现有专任教师144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1名(不含高级讲师),博士研究生2名(在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0人,学科带头人7名,骨干教师5名。近3年,基础部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百余篇,编著教材28部,申报立项省、市、校级课题20多项。

基础部现有实验楼3栋,占地面积为3048m2,实验室62个,总面积为15240m2。基础部病理实验室、解剖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其中,病理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一托三图像分析多媒体实验室、BL-420F生物机能实验室的建立更好的保证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基础部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主线,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重点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法,遵循高职、高专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成人教育部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且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国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校名为“津沧医学专科学校”。1962年调整为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1992年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1994年被评为全国普通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5月9日,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2004年5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有新、老两个校区,其中成人教育部,就设立在老校区,我校的成人教育开展于1989年,,当时是河北医科大学的夜大学教学站,由牟兆新副校长任站长,先后责成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自1989年以来,我校先后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了夜大学,高职班,普通大专班,研究生班,函授班等,毕业生近万人,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00年我校初步成立了由三名专职人员负责的成人教育处,并精心筛选聘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从而形成了比较建全的成人教育管理机制,随着学校的升格,成人教育处也随之改名为成人教育部,并有一名副校长主抓成教部管理工作。校领导的重视,管理人员的努力,使我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形成优势,由于思路对头,管理完善,教学得当,深受广大成人的欢迎。

我校成教部先后共与四所院校联办。河北医科大学夜大学共开办了三个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专、本)、高级护理专业(专、本)、预防专业。与三所函授大学院校联办,分别是:东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其中东北大学共开办四个专业(会计本科、会计专科、法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河北科技大学共开办三个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计算机管理专业、财会与审计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共开设两个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财会专业)。我校夜大、函大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沧州师大、河北工专、沧州市委党校等院校的教师精英。几年来,为河北省各地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为广大有志青年服好务。我们将竭尽所能让每一个成年人在校期间获得更多的知识,完成学业梦想。处室设主任一名,科员二名,班主任由学校老教师或退休教师但任。

办学成绩

2008年6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成为河北省高职高专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我校还先后获得河北省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河北省五一奖状单位、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卫生科技教育先进集体、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实验学校、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等50余项荣誉称号,办学成果多次得到省、市和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刘健
校长:乔跃兵
党委副书记:李炳仁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均亮
党委委员、副校长:张中兴
副校长:陈树君
党委委员、副校长:才晓茹

知名校友

王执礼: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
牟兆新: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
闫纯锴: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
崔泽:河北省儿童医院院长
董胜利:联合国官员、免疫部经理、高级顾问
王印祥:留美学者,贝达公司总裁兼首席科学家
范力华:中捷农场卫生局副局长、医院副院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韩承桂:天津市静海县医院主任医师
李玉魁:解放军254医院主任医师,第三军医大学、南开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河北省沧州市东方空乘学校

诺信职业学校

沧州师范学院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沧州培英旅游学校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诺信职业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