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前身是创办于1907年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隶属学部,高等教育层次。期间几经易名:1915年改建为热河公立师范学校,1930年改组为热河省立师范学校,1938年改称热河省立承德师道学校,1945年改称为热河省立承德师范学校,1950年更名为热河承德师范学校,1958年改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始建于1905年的河北通州师专迁入承德与之合并组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曾升格为承德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承德民族师范学校并入,2006年承德民族师专平泉分校并入。今日的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形成具有师范性、民族性、应用性的办学特色,涵盖人文科学、理学、工学、社会科学、商学等5大学科门类的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师范高等院校。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一百年来,学校秉承“笃学敬业、为人师表”的校训,胸怀社稷,发扬“同心砥砺、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师专精神,学校共培养毕业生6万余人,为承德乃至河北的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为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学校从2001年开始就致力于申办本科院校工作,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形成了举全市之力支持师专申本的氛围,2006年4月已顺利通过河北省院校设置委员会的申本评估。2006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承德市教育园区,现正全力准备教育部申办本科院校评估。今天的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师资雄厚,已形成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和层次类型较为完整的教育结构。新校区占地面积976.5亩,固定资产4.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3020万元,藏书56万余册,在校生6785余人,现有教职工765人,专任教师415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17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118人。设有15个教学单位, 38个专业,其中16个教师教育专业,22个非教师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和“物理学教育”两个专业为省教育厅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心理学”和“中国近代史”两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从2001年开始,与唐山师范学院联合招收汉语言文学等7个专业专升本和普通本科班。 科研强校初见成效。学校科研形成了教师教育研究、满族研究和避暑山庄研究三大特色,是全国家庭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全国纳兰性德研究中心、河北省民族教育基地、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承德避暑山庄研究中心。2000年以来,共承担省(部)级课题33项,出版学术著作24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99篇。《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承德避暑山庄宫廷音乐”被列为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钦定热河志(校点本)》、《承德府志(校点本)》填补了国家该领域空白。
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省级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40多项荣誉称号。目前,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承德民族师专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为实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新突破而努力奋斗!邮编:067000 传真:0314—2370333联系电话:0314—2370039 2370156学校地址:承德市高教园区友情赞助,中国校园网 http://www.cnxyw.org/
学校现有教职工765人,其中专任教师415人,教授23人,副教授17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以上117人。在校学生7000人。
学校占地976.5亩,一期总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设有13个系4个教学部38个专业的学科专业体系。2个专业为省教育厅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是全国家庭教育研究实验基地、河北省民族教育基地、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河北省旅游行业岗位培训规范单位。
2006年4月,学校通过了河北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评估,现在正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加快软硬件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为把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成为河北民族学院而努力奋斗!
学校注重对外交流办学,近几年先后聘请4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曾承办50余次全国、省级各类研讨会;接待过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和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理工大学、英国格里姆斯比大学、吉尔吉斯加拉拉巴州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建立合作办学关系;相继派出100多名教师到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比利时、挪威和国内20多所名牌高校进修深造,做访问学者。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学,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形成了教育研究、纳兰性德研究和避暑山庄研究三大特色。实施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组建了“纳兰性德研究”等7个专题研究室,还设有全国家庭教育研究实验基地、河北省民族教育基地、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是河北省旅游行业岗位培训规范单位。“全国纳兰性德研究”、“承德避暑山庄研究”以我校为中心。近年来共承担校级以上课题93项,其中省(部)级课题15项,出版学术著作24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99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231篇,被三大索引收录5篇次,获省市级以上科研奖励92多项。 学校现有仪器设备值1524万元,教学用计算机500台,多媒体教室座位1300个,语音实验室座位240个,图书馆藏书48万余册,中外期刊1100多种,建有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天文、语音、演播、心理、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实验室,学校有校园网、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格教室、建模室等,能够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1、热河速成法政学堂1907
2、热河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2
3、热河公立师范学校1915
4、热河中学、热河师范两校合并1925
5、热河省立师范学校1930
6、热河省立承德师范学校1935
7、热河省立承德师道学校1938
8、热河省立承德师范学校1945
9、热河省承德师范学校1950
10、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承德分院与承师合并组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58
11、通州师专与承德师专合并组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59
12、承德师范学院1960
13、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61
14、承德师范学校1962
15、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79
16、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2
17、承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承德民族师范合并组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
校 训:修德砺能,博学致远
教 风:团结勤奋,自强创新
学 风:勤学苦练,深钻细研
机关作风:廉洁勤政,务实高效
1、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科研为支撑,以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立足承德,面向河北,辐射周边,努力把我校建成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民族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形式、多科性、教学型、特色鲜明的地方民族本科院校。 2、办学规模。2006年,普通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人;2010年,普通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成人教育学生3000人;2015年学校发展到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成人教育学生5000人的办学规模。 3、办学层次。从2007年开始,拟设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英语、美术学等6个本科专业;此后,每年增设以师范类为主的本科专业4-5个,到2010年本科专业增至18个左右。2010年以后增设以非师范为主的本科专业,到2015年本科专业达到35个以上。 4、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将按照从专科到本科、从师范类到师范、非师范类并重的发展战略,既要主动适应承德市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又要从学校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近期以师范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非师范教育;以专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本科教育;以全日制教育为主,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2006年建设校级重点学科2个,2010年,建设校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2015年建设校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 5、师资队伍建设。本着“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原则,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适应本科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2010年,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比例达到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以上。培养学科带头人1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40名、教学新秀30名。2010年力争使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0%。依托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大、唐山师院等院校实施本科专业带动方案,指导和帮助我校新上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 6、教学改革。到2010年,教育教研课题力争在国家级和省部级教研课题立项10项以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研课题80项左右。强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课程建设,5年内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一类课程15门。编写反映我校办学特色和教育成果的校本课程15部(其中民族课程教材8部以上)。主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5部以上,力争实现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零的突破。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到2010年,建立有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体系,实现校级一类课程和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逐步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7、科研工作。继续以教育研究、纳兰性德研究和避暑山庄研究为主要特色,建立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到2007年,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总数达120项,其中省部级科研课题总数达20项,争取到2010年,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总数达200项以上,其中省部级科研课题40项。力争到2007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总数170篇次,收入三大索引总数10篇次,到2010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总数达300篇次以上,其中被收入三大索引总数20篇次。到2010年出版著作总数达300部次。加强学术研究机构的建设,进一步拓展研究机构,多出科研精品。 8、图书和实验室建设。继续加快图书信息中心楼建设速度,确保工程质量,力争2007年8月投入使用。继续加强图书馆建设,到2006年暑假,逐步使馆藏图书资料由现在的48万册增至增至60万册,2010年达到100万册。 从2006年开始,根据新上本科专业的需要,充实更新仪器设备,更好地满足本科教学科研需要。 2007年前,新建12个语音实验室、80个多媒体教室,教学用计算机增至850台以上。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教育技术、地理、体育、美术、艺术设计、音乐、新闻采编、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实验室和设备配置全部达到本科专业的教学要求。 增建微格教室以及非师范专业实验室。 9、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新校园建设速度,狠抓工程质量,确保2006年暑假实现学校整体搬迁,2006年10月,基本完成一期工程14.2万平方米建设,2010年前完成二期工程。
承德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承德卫生学校 承德技师学院 学校
1 http://www.tech.net.cn/basic/brief/hb/8109.shtml
2 http://www.cdzy.net/
3 http://www.hbu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