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甲乙文段,按要求答题。(12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当的一项是

A、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B、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从前。)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到) D、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辞别)

1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蹴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乡为身死而不受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义不杀少而杀众

D.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12、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段【甲】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其作用是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B.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用文段【甲】中的语句回答就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C.【乙】段文字可以作为道理论据来论证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一观点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一句朗读停顿不正确。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14、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C(应为感激) 11、D 12、C

13、(1)、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那么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

14、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