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⑥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⑦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⑧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里歌唱的人!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3期,有改动)
(1)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最惧怕春风的,奠过于积雪了中积雪的含义是什么?(2分)
②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一句,表达了老哑巴什么样的情感?(2分)
(2)老哑巴的春天指的是什么?请分条概括。(5分)
(3)第②⑥⑦段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4)结尾句 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里歌唱的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老哑巴的遭遇让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感受?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一谈。(10分)
参考答案:
(1)①自然界的积雪;人与人之间的冷漠。(2分。每点1分)
②对美的热爱、对爱的渴望;能与大家一起劳动的喜悦。(2分。每点1分)
(2)①自然界的春天;②充满着爱与美的生活环境;③有平等的生活权利;④有尊严的生存地位。(5分。答对1点得1分,答对4点得5分)
(3)①结构上与前两处描写达子香花开放形成呼应(2分);②达子香花依然绽放,老哑巴的生活却发生了改变(2分),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与思考(2分)。
(4)要点:
①阅读:表达了作者对尊严受到伤害的老哑巴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对周围冷漠环境的一种无奈和抗议(3分);②延伸:举例分析(4分);(3)语言表达(3分)。
12. 文章开头第一段,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有什么作用? (3分)
13. 联系全文,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
14. 老哑巴的春天指的是什么?(4分)
15.文章多处描写达子香花的作用是什么。(4分)
16.结合文章内容及你自己的生活感受,为什么说老哑巴是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4分)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 因为文章题为哑巴与春天,同时面对有声有色、五彩缤纷的春天,哑巴感受到美却无法表达,为下文的伤感的情绪作铺垫。(3分)
13.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哑巴爱花,热爱生活;然而人们却认为老哑巴爱花是因为娶不上媳妇,因而靠种花来作为生活的寄托,写出了人们对老哑巴的不理解;为下文大家让老哑巴充当帘子,对老哑巴的人格伤害埋下了伏笔。(3分)
14. (本义)季节的春天;(寓意)老哑巴所期待的美好的生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平等的生活权利,有尊严的社会地位。(4分)
15. 作品以达子香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达子香花的开放是春天来临的标志,它是我对童年春光回忆的重要元素,对引出老哑巴起了重要的作用;美丽的达子香花与老哑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我对老哑巴的怀念。(4分)
16.老哑巴是一个让人心酸的人,他生活在一个人性冷漠、落后的地方,社会地位低,不被人尊重。文章蕴含着我对他的深刻同情。只要我们对这样的人给予理解和同情,或许他也能在春天放歌。(4分)
18.第②段结尾总结道: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根据②段内容,说说声与色的具体体现。(2分)
19.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题目。(9分)
(1)赏析下面句子。(3分)
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
(2)文章在第②段、第⑥段、第⑦段三次写到达子花,各有什么作用。(6分)
20.结尾说老哑巴是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探究其中春天蕴含的多层含义。(4分)
21.鲁迅说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请分析老哑巴与孔乙己的异同之处。(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0.(一点一分)声:云雀来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
色: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在小镇上的身份、生活地位的卑微和渺小,以及在周围人的歧视下窘迫的生活状况。(比喻手法1分,抓住脆弱和摧折进行分析各1分)
22.(一处2分)
第二段:交代春天的来临,引起我对童年春光的回忆,为下文写老哑巴的出现做铺垫。
第六段:是老哑巴命运发生变化的重要契机,美丽的达子香花,见证了爱花的老哑巴在众人眼中的可有可无的悲惨命运。
第七段:①结构上,与前文呼应;②内容上,花在人非。(达子香花依然绽放,老哑巴的生活却彻底改变;③感情上,作者借花表达对老哑巴的同情;④主题上,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深化主题。
(作品以达子香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脉络清晰,行文自然。第二段中首次出现,达子香花的开放是春天来临的标志,它是我对童年春光回忆的重要元素,对引出老哑巴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第六段中两次出现,是老哑巴命运发生变化的重要契机,美丽的达子香花,见证了爱花的老哑巴在众人眼中的可有可无的悲惨命运。第七段达子香花再次出现,既呼应了前文,又形成强烈的映衬,美丽的达子香花依旧,而老哑巴却已在众人的冷漠和歧视中消失了,表达了我对老哑巴的怀念。)
23.①(本义)季节的春天;②(寓意)老哑巴所期待的美好的生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平等的生活权利,有尊严的社会地位。(一点2分)
24.同:①地位:社会底层人物,失去尊严;②环境:生活在落后地方,周围人人性冷漠;③性格:善良;④命运:被人抛弃,结局悲惨。 异:①性格:老哑巴:勤劳,孔乙己:懒惰;②精神:老哑巴:期待美好生活,渴望平等、尊严。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醉心于功名。(一点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