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昱欧欧衔鬯芰拷?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优湃胨颉T谌鞑槠兰鄣?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13.第⑵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从第⑶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2分)

A.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B.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C.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D.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

的1/4。

16.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3、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满分3分)

14. ⑴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⑵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⑶人口越来越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每点1分,满分3分)

15. D(2分)

16. 提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2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