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极言城小,容易攻打。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6.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先从进攻一方失利说,再从防御一方失利说。这样写使行文简洁。】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强调地利不足恃。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9.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

11.君子战必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根本原因使什么?【①凭借施行仁政,人民支持拥护他的前提条件,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②根本原因是得道者多助。】

12.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2.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13.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施行王道,即仁政。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14.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不是。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15.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事理,辨是非。】

16.《三国演义》再现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以本文道理分析三国各占怎样的优势?【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