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114题。(1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杜预①、羊祜、张华与帝意合。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表陈至计曰:陛下过听,便委弃大计,纵敌患生。此诚国之远图,使举而有败,勿举可也。事为之制,务从完牢。若或有成,则开太平之基;不成,不过费损日月之间,何惜而不一试之!若当须后年,天时人事不得如常,臣恐其更难也。帝乃许之。 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吴都督孙歆震恐,与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于是进逼江陵。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②,所过城邑,莫不束手。 (选自《晋书杜预传》) 【注】1、杜预(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2、秣陵:地名。 11.翻译文中画线词语。(2分) 既克 不过费损日月之间 12.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2分) A.使举而有败 B.此诚国之远图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帝乃许之 D.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 遂许先帝以驱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⑵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 14.分析杜预和曹刿性格、临阵指挥时有什么共同点?(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1)已经 (2)减少 12.D 13.(1)齐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 (2)杜预就指挥群帅,直逼秣陵,所经过的都城,没有不束手投降的。 14.都深谋远虑,有远见。 1分 都选择士兵最具士气的时候进攻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