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大师》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大师

①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 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②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③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④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⑤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⑥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⑦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⑧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⑨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

⑩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 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11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8.阅读文章,根据提示填写表格。(3分)

故事情节:接了桩大买卖 想起母亲,感受母爱 成为大师

心理状态: 沮丧 感动

19.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20.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中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石匠认为这是一次提高自己雕刻技艺的机会。

B.第⑤段中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一句,说明石匠雕出的人像只是形似,而缺少神韵。

C.第⑧段写财主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苦起来一下子表现出财主看到人像立刻被打动了,从侧面表现了石匠的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D.文章最后一段,借别人之口说出你的名字就叫大师,既起到点题的作用,同时又收束全文。

21.如何才能成为大师?联系全文,谈谈你的感悟。(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8.故事情节:雕像被拒(雕像失败) 心理状态:兴奋(惊喜)淡定(淡然、淡泊)

(评分:3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19.参考答案: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石匠看重名利的心理;同时与后文石匠忘记自己的名字形成对比。(评分:2分,每个要点1分,意近即可)

20A(评分:2分)

21.答案要点:能围绕具体高超的技艺淡泊名利真情(忘我)投入在不念旧恶要点做答即可。(评分:3分,每个要点1分)

1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困境中石匠想到自己的母亲,带着对母亲的深情投入到雕刻中去,使一尊冰冷的汉白玉石升华为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得到了财主的认可。

B.本文以大师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石匠一开始想当大师,却险些身败名裂,后不想当大师,甚至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却反倒成了大师的故事。

C.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又富有感染力,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结尾处石匠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D.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这句话很有深意,表现了关于艺术真实的问题,说明财主是懂艺术的,他不满意石匠的作品。

E.在雕像上刻工匠的名字是中国人的传统,财主不准石匠在雕像上刻名字,还威胁石匠要他出汉白玉石料钱,体现了财主的蛮不讲理,强横霸道。

13、小说中写石匠在构思雕像时,还设想了自己的名字刻在哪里,并且很具体。这一细节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4、小说中普通石匠成为大师的经历启示我们成为大师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A C (5分) (B本文以为财主母亲雕像为线索,小说中间大量情节并没有围绕大师展开。D.说明财主是懂艺术的有误,财主未必懂艺术,也许只是直觉。E体现了财主的强横霸道不当,财主也不是因为石匠刻上了名字而威胁,其实是财主对雕像不满。)

13、(4分)①展现人物心理。表现石匠急切地想抓住这个机会证明自己技艺高超,成为同行中数一数二的人,并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状况;

②为下文财主斥责他刻了自己的名字,管家提醒他没刻自己的名字等情节做了铺垫;

③与下文写石匠用心投入感情创作达到淡泊名利、胸中无我的状态形成对比,从而表现人物,深化主题。(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14、(6分)①成为大师需要耐得寂寞。一开始石匠急功近利,一个月就完成了作品,结果雕出的作品得不到认可;后他静下心,历时十个月终于雕出精品。

②成为大师需要专心于艺术,排除功利之心的干扰。一开始石匠的心思全在扬名获利上,结果作品很失败;后他倾心于艺术创作,连名字都忘了,终于创作出大师级的作品。

③成为大师需要有对艺术的透彻理解。一开始石匠拿着女人的画像,力求雕像与画像的形似,结果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一番深刻的思考后他终于悟到艺术创作的真谛:神似才是作品的灵魂。

④成为艺术大师需要情感的投入。一开始石匠是在做生意,作品中缺少感情的投入,不能打动人;后是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融注到作品之中,所以作品让人流泪。(分条概括,结合文本前后对比分析,每条2分。答出三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