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曹刿论战》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9~10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夫大国,难测也 B齐师败绩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C战于长勺 D惧有伏焉

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

解析:经典题型。注意题目中的要求即可本题是相同。所谓相同,就是可以等量代换。

参考答案:C[相当于在](A国家/国都 B军队/老师 D埋伏/佩服)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解析:想。再想!在交战的过程中,在取得初步胜利的环境下,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于是,他的特点也就明晰了:冷静谨慎、深谋远虑。再结合上下文组织语言,于是大功告成。

参考答案: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比,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瞭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作判断发命令,最终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