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礼拜二午睡时刻》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礼拜二午睡时刻

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时候正是上午十一点,天气还不太热。她们是这节简陋的三等车厢里仅有的两名乘客。母女二人都穿著褴褛的丧服。小女孩把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放在靠窗口的座位上。那位妇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两个人开始吃饭,过了一会那位妇女停下来不吃了。小姑娘向窗外张望了一下,映入她眼帘的是一片荒凉的旷野。

妈妈递给她一把梳子。梳梳头!妈妈说。

  小姑娘刚梳完头,火车已经开进一个镇子。你要是还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女人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女孩子点点头,用湿漉漉的报纸把鲜花包好。汽笛响过后,火车减低了速度,不一会儿就停了下来。

母女俩下了车,走过荒凉的车站,沿着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她们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径直朝神父家走去。这是八月的一个礼拜二,小镇热得像个蒸笼。快两点了,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从十一点起,商店、公共机关、学校就关了门,要等到将近四点钟火车返回的时候才开门。

母亲用手指敲了敲纱门,等了一会儿又去叫门。在离纱门不远的地方有人细声慢语地问:

谁啊?

  我要找神父,她说。

  神父在睡觉呢!

  我有急事,妇女固执地说。她的声调很平静,又很执拗。

  大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探身出来。她戴着一副厚厚的眼睛,眼睛显得特别小。

  他叫你们三点钟以后再来,她把声音压得低低地说。他才躺下五分钟。

  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母亲说。

  那好吧!她说。

  房间深处的门开了。神父用手帕揩拭着眼睛,从里面走出来。他一戴上眼镜,马上可以看出他是那位开门的妇女的哥哥。

  你有什么事?他问。

  我要借用一下公墓的钥匙。女人说。

  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

  女人默默地摇了摇头。

  你们想去看哪一座墓?他问道。

  卡络斯森特诺的墓。女人回答说。

  谁?

  卡络斯森特诺。女人重复了一遍。

  神父还是听不明白。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神父。神父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他询问了基本情况,好填表格。女人毫不迟疑地、详尽准确地做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神父头上开始冒汗了。

  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临晨三点钟,孤身一人居住的寡妇雷薇卡太太用枪打死了一个撬门的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枪。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把钥匙摘下来,用食指指着写了字的那一页上的一处地方,眼睛瞧着那个女人,说:在这儿签个字吧!

  女人把皮包夹在腋下,胡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神父吁了一口气。

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女人回答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神父看她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感到颇为惊异。那个女人还是神色自如的继续说:

  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过去他当拳击手,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部拔掉了。女孩子插嘴说。

  哎!上帝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神父说。

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是没有人的。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大门关上。

等一会儿走吧,他说。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要不从院子的门出去。神父说。

  那也一样,他妹妹说,窗子外面净是人!

  到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好像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小女孩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女孩子跟在她的后面。

  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说。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本文有删改)

14.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4分)

15.请分析小说中的母亲形象。(6分)

16. 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是没有人的。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7.请试着探究小说题目礼拜二午睡时刻的含义。(6分)

答案:

14.答: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在礼拜二午睡时刻来到一个小镇向神父借墓地钥匙,打算去祭奠被当做小偷打死的儿子的故事。(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每点1分。)

15.答:母亲是一个慈爱、坚强、自尊、坚忍,有抗争精神的伟大女性。①慈爱:对儿女慈爱,理解儿子做小偷的无奈,维护儿子的尊严。②自尊:要求女儿下车前做好准备,不准喝水更不准哭。③坚忍:面对贫穷和丧子的苦难命运,她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忍受能力。④抗争精神:当众人围观的时候,她夺过鲜花,走向大街,显示出无所畏惧的母爱和对冷漠的人们的有力抗争。(答出三点并加以简要分析,即得6分)

16.答:①内容上:表现出小镇环境的荒凉、安静和人们冷漠、麻木的看热闹的心理;②结构上:呼应上文小镇闷热和人们长时间午睡等内容,为下文写神父劝她们迟些离开和母亲的拒绝做铺垫,为小说高潮母女无所畏惧地走向众人的到来做准备。(内容、结构每个方面2分。)

17.答:①礼拜二和午睡时刻表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②礼拜二午睡时刻具有象征含义:小镇人在午睡时刻处于昏睡的混沌和麻木状态;昏睡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更是人的同情心、悲悯之心,是人性;③从小说要表达的主旨来看,午睡时刻小镇人的麻木和母亲的清醒形成强烈对比,母女的行为将唤醒这里沉睡的人们,从而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觉醒的渴盼和一个伟大作家的良心。(若有其他独特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