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遂与大夫期十日 ( ) (2)至原十日而原不下( )
(3)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 (4)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
1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9、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7.约定 攻克 粮草 投降
18.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每对1处给1分。)
19.【(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
(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
(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