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潭清水(张炜)
海滩上的沙子是白的,中午的太阳烤热了它,它再烤小草、瓜秧和人。两个看瓜的老头脾气不一样:老六哥躺在草镶的凉席上凉快,徐宝册却偏偏愿在中午的瓜地里走走、看看。
有个叫小林法的十二三岁的孩子常来瓜铺子里。这孩子长得奇怪:身子乌黑,很细很长,一屈一弯又很柔软,活像海里的一条鳝。小林法到了铺子里,就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他躺在凉席上,两脚却要搭在宝册又滑又凉的后背上,舒服得不知怎么才好。小林法在铺子里玩不了一会儿,就嚷着要吃西瓜。徐宝册和老六哥二人每人抱回一个硕大的西瓜来。小林法很快吃掉一个,又慢悠悠地去吃另一个他的肚子圆起来时,就挪步走出铺子,往瓜地当心那里走去了。
那里有一潭清水。
那潭清水是掘来浇西瓜的。平展展的水面上,微风吹起一条条好看的 波纹。潭水湛清,潭中的水草、白沙都看得一清二楚。这实在是一个可爱的水潭。小林法常在这儿游上几圈,
他从水中出来,圆圆的肚子消下去了,又重新吃起西瓜,直到只剩下一块块瓜皮。老六哥说:你真是个瓜魔!徐宝册点点头:瓜魔!瓜魔!日子长了,他们仿佛忘记了小林法的名字,只叫他瓜魔了。
瓜魔原来是个收养在叔父家里的孤儿。他对读书并没有多少兴趣,叔父对管教他也并没有多少兴趣,他从五六岁起就在大海滩上游荡了。他在瓜田,绝对没有白吃西瓜,他常常帮助给瓜浇水、打冒杈,一边做活一边笑,在太阳底下一做就是半天。徐宝册疼他,喊他进草铺里歇一歇,老六哥却总是吸一口烟,笑眯眯地望他一眼说:让他做嘛!用瓜喂出来的一个好劳力嘛!瓜魔实在做累了,就到海里去玩,回来时总在身后藏两条鱼,还都是少见的大鱼哩。两个老人怎么也弄不明白,他一个小小的孩子两手空空,怎么就能捉住那么大的鱼?不过也从不去问,因为他们觉得瓜魔也和一条很大的鱼差不多,大鱼逮条小鱼,大概总不难吧?
瓜魔隔不了几天就要来一次,徐 宝册和老六哥吃不完他的鱼,就用柳条儿穿了硒鱼干。这个小小的瓜铺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瓜魔,因为他一来,徐宝册和老六哥总乐于为他摘最大的西瓜。
有一天,老六哥说:听人讲,村里的土地以后都要搞责任承包了还没讲瓜田承包不承包呢。村子里来人告诉徐宝册和老六哥,晚上要开会商量责任田承包的事,让他们去一个开会。傍晚老六哥回村开会去了,半夜时分才回来。老六哥笑模美样的,这使徐宝册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他问:六哥,承包给咱们了吧?老六哥点点头:不承包给咱们,谁敢揽这技术活儿?我一发话,会上没说二话的。没跟你商量,我就代你在合同上按了手印。我早算准了,咱们年底每人少说也能赚它五百块钱!
吃完饭后,照例要吃西瓜了。徐宝册见老六哥不愿动弹,就自己到田里摘来两个。可是吃瓜时,老六哥只是吸烟瓜魔离开以后,徐宝册扳过老六哥的膀子问:六哥,你身上有些不对劲儿?
老六哥只是吸烟。你不吱声我也知道。你掐一掐手指骨节就生出来的计谋,我都知道!你心里想心事,嘴上只是不说!徐宝册盯着他的脸,硬硬地说。老六哥磕打着烟锅,板着脸,慢声慢气地说:瓜魔不能多招惹的,他不是个正经孩子。徐宝册哼一声,扭过头去说:瓜魔是个好孩子!
这是他们最不愉快的一次。这一天,他们简直没有说上几句话,只顾各干自己的事情了。
终于有一天他对老六哥说;六哥!我不想在瓜田里做下去了。你另找一个搭档吧。咱俩在一起种了多年瓜,我今天离去对不起你哩,你多担待吧!
徐宝册离去了。半月之后,他重新与别人合包下一片海滩葡萄园,到园里看萄萄去了瓜魔又常常去园里找他玩,两人像过去那样睡在草铺子里,半夜点火烧起鱼汤
一个晚上 ,他们仰脸躺在草铺里,瓜魔又把脚搭在了 徐宝册光滑的后背上。他用那沙沙的嗓子唱着什么,声音越来越轻,终于一声不响了。停了一会儿,他对徐宝册说:我真想那个瓜田
徐宝册笑笑:你想吃瓜了?瓜魔!
瓜魔坐起来,望着迷茫的星空,执拗地摇摇头:我是想那潭清水真的,那潭清水!
徐宝册没有作声。
这是个清凉的夜晚。风吹在葡萄架上,刷刷地响徐宝册声音低缓地自语道:葡萄也需要个水潭呢,我想在这儿动手挖一个
瓜魔的眼睛一亮:那水潭不是好多人才挖成的吗?我们能行?
徐宝册点点头。
一个早晨,一老一少真的找块空地,动手挖水潭了。大概泥土很硬,他们一人拿一把铁锹,腰弯得很低,在橘红色的霞光里往下用着力气
1983年5月写于济南
(有删改)
16. 请简要分析徐宝册和老六哥对小林法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分)
17. 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小林法的形象特点。(3分)
18. 老六哥说:你真是个瓜魔!老六哥说的这句话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请作简要赏析。(4分)
19.可是吃瓜时,老六哥只是吸烟,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老六哥的心理活动。
(4分)
20. 小说结尾处写到徐宝册和小林法在葡萄园里开挖水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