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纪鸮鸣》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2016浙江衢州】纪鸮

【唐】林简言

(1)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干舒柯,布叶凝翠,不与他槐等。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谅无惭德,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2)长庆元年,简言去鄜得息其下,观主人德槐之意,亦高台大室者也。洎二年,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鴞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鴞鸣,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又私于巫者,俾于鬼语:槐于去,鴞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虑祸及母,遂取巫者语,后亦以稀宾致困。

(3)简言曰:假为鴞鸣,灭树殃家,甚于真鴞,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②,非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鴞鸣而三闾放;杨震訏谟③,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鴞鸣而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

(选自《寓林折枝》,有删减)

【注释】①鸮(xiāo):鸟名,俗称猫头鹰。②謇谔:正直敢言。③訏谟:远大宏伟的谋划。

【2016浙江衢州】14.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2分)

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

【2016浙江衢州】1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东渭桥槐树下的饭店虽然简陋,但对槐树的装饰独具匠心,用翠绿的布条挂满树枝,留住夏日的凉风,所以客人很多。

B.林简言离开夏阳的时候来到槐树下,发现大槐树没有了,只好去别人家,他向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槐树被毁的原因。

C.邻居家的孩子善于学猫头鹰叫,他很喜欢这棵树,常常趁人不注意爬到树上乱叫,声音忽上忽下,忽大忽小,很滑稽。

D.店主的母亲有肺结核病,听信巫师的鬼话,担心大祸临头,店主只好扔掉巫师的咒符,闭门陪侍母亲,以致于门庭冷落。

【2016浙江衢州】16.第(2)段中哪些词语表现了鸮鸣者的丑恶?请仔细品读,具体分折。(4分)

【2016浙江衢州】17.本文与王安石《伤仲永》的写法相似,根据提示填写下表空缺处。(2分)

篇目

说理

《伤仲永》

神童才华泯灭

阐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纪鸮鸣》

槐树被毁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参考译文:

东渭桥有个在道边卖食品的人,他的房子的院子下有棵槐树,高耸的树干舒展的树枝,铺开的树叶凝聚着一片翠绿,它是不可能和其他的槐树相提并论的.他的房子已经很简陋,主人就以槐树作为招牌,夏日时,便孕育微风来贮藏阴凉,就算是高台大屋,估计也没有不自惭形秽的,于是走南闯北、步行的、乘车的人们,在这里歇肩,在这里停留,也不在意房屋的简陋.

长庆元年,简言(我)离开鄜时才有机会在这树下休息,看出主人很是以槐树为骄傲,就如有高台大屋一般.到第二年,离开夏阳的时候,槐树已经成为柴火了.房屋又简陋,槐树又成了柴火,便进入其他的客舍.因而询问它成为柴火的原因,(店主)说:他和邻居,都是在道旁卖食品的.他因为槐树的缘故,利润是邻居的两倍.邻居有善于学猫头鹰鸣叫的人,每天等到晚上天色昏暗时,就爬上树学猫头鹰叫唤,叫声在树间萦绕,时大时小,没有不害怕得毛骨悚然的,人们都以为有鬼怪在槐树上,不久就会降临.(邻居)还私下买通做巫术的人,让他传出谶语:槐不去除,猫头鹰的骚扰不会停.店主的母亲患肺结核,担心祸及母亲,就听从了会巫术之人的话,后来也因客人少而困窘.

林简言(我)叹道:假冒猫头鹰叫,铲除树祸及家,比真的猫头鹰更甚,难道是听的人的错吗?但是屈原正直,不是不利于楚国啊,靳尚 这一只猫头鹰叫唤就使屈原被流放;杨震宏图大略,不是不利于汉王朝,樊丰这一只猫头鹰叫唤就使杨震自杀了.将这事求证于古人,主人也不是很蠢啊.

【解答】(1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以为是认为的意思,作谓语,该句的主语承前省略,也句末助词.所以句子停顿为: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句子翻译为:没有不害怕得毛骨悚然的,人们都以为有鬼怪在槐树上,不久就会降临.

(15)本题重点考查对文中相关句子的理解.答题时首先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再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

A.布叶凝翠是铺开的树叶凝聚着一片翠绿的意思,不是A项中但对槐树的装饰独具匠心,用翠绿的布条挂满树枝的理解.

B.理解正确;

C.邻有善作鴞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鴞鸣,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的意思是邻居有善于学猫头鹰鸣叫的人,每天等到晚上天色昏暗时,就爬上树学猫头鹰叫唤,叫声在树间萦绕,时大时小,没有不害怕得毛骨悚然的,故C项错;

D.遂取巫者语的意思是就听从了会巫术之人的话,也就是砍去了槐树.

故选:B.

(16)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有关鴞鸣者行为的句子,这些句子有每伺宵晦、辄登树鴞鸣、又私于巫者;然后再抓住其中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每伺宵晦的每写鴞鸣者为达毁树之目的,经常不断地制造恐怖.伺字刻画了阴险小人等待时机的丑恶嘴脸.辄登树鴞鸣的辄,写出了鴞鸣者一有机会就害人,完全是小人行径.又私于巫者的又,是一招不成再来一招,揭露这种宵小之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毒心肠.私,揭露了小人鬼鬼祟祟与他人勾结,手段卑劣,心术不正.

(17)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文中的主人因听从了巫师的话,砍了槐树而是自己生活变得困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主要是揭示听信谗言的危害.题目的第一空根据下面的两句话,可知识概括的文章内容,因此可以填叙事.

答案:

(14)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

(15)B

(16)每伺宵晦的每写鴞鸣者为达毁树之目的,经常不断地制造恐怖.伺字刻画了阴险小人等待时机的丑恶嘴脸.辄登树鴞鸣的辄,写出了鴞鸣者一有机会就害人,完全是小人行径.有私于巫者的又,是一招不成再来一招,揭露这种宵小之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毒心肠.私,揭露了小人鬼鬼祟祟与他人勾结,手段卑劣,心术不正.

(17)①叙事②揭示听信谗言的危害.

【点评】食

食不饱,力不足(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

一狼径去(走开,离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