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着指头数到十
那一年,刚过完年,爹就让娘收拾东西,说是要回单位上班。
其实也没啥好收拾的。几件洗净的旧衣裤,再就是过年时娘熬更守夜给爹做的新布鞋。
爹爱吸烟,娘就把切碎的旱烟装了一小布袋放进包里。娘还将自家熬的红薯糖用刀背敲了一块,用纸包了,塞进包里。
爹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爹说那地方狐狸白天都敢偷鸡呢!
我和娘把爹送到道场边。爹像忽然记起什么似的,从衣袋里掏出一块零钱,说,坎上的瓦匠昨天又犯了病,抽空去看一下。爹说话时手指又在我的鼻子上刮了一下。我问:爹,你几时回来?爹笑笑说:个把月吧。
爹一走,我便问娘,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娘说,个把月就是一个月,就是三个十天。
那时,我还没念书,扳着指头刚好能数到十。
第二天,我随娘一块去看瓦匠。我们家的老房子漏雨,娘看瓦匠时就说了烧点瓦翻盖房子的事。回来时,我偷偷将瓦匠和好的泥包了一疙瘩。娘还是看见了,娘说,快给瓦匠送去,那泥是做瓦用的。
我说:我也是有用处的。我每天用泥捏一只小狗,捏够三个十了,爹不就回来了!
娘就笑了,没再逼我将泥给瓦匠送去。
当天晚上,我便用泥捏了一只小狗丑丑的小狗,我把它放在了屋檐下的鸡圈顶上。
开始时,我每天捏一只。过了几天,我便有些急了。我知道爹每次回家,总会带些好吃的给我。娘也会做好吃的给爹吃。于是,趁娘不注意时,隔个一天两天偷偷多捏一只放进去。
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娘:爹怎么还不回来呢?我的小狗都够三个十了。
娘说:哪能呢?我们家的鸡一天一个蛋,才一个十零九个呢!
日子过得很慢。我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盼回了爹。
娘急忙从箱底摸出几个鸡蛋去做饭。我便从鸡圈顶上搬来那些小狗,十只一堆,放了五堆零三只。我说:爹,你这次走的时间真长,我捏的小狗都五个十零三只呢!
你肯定多捏了,爹边说边去掏他带回的包,我是每天攒半个馒头。看看,正好三个十零四个半边,三十四天!
娘在灶间听了我和爹的对话,也插话说:石柱,你是不是动了娘收的鸡蛋?我就觉着不对劲,数来数去怎么就差一个呢?
爹就嘿嘿地笑了,娘也笑了。
那个鸡蛋是我偷偷拿的,我把它打碎,装进一节竹筒烧着吃了。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娘替爹收拾东西,虽然简单得没有啥好收拾的,主要表现家里的贫穷,同时在那简单的收拾中同样体现出娘对爹的关爱和牵挂。
B.个把月就是一个月,就是三个十天,娘用儿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说出,就是希望儿子能够明白事理分担思念之苦。
C.在文中,我的三次偷偷的作为,透露出年幼时我的幼稚与率真,也显示出其时的我的顽劣的一面。
D.文章用朴实纯真的文字,勾勒了我一家人朴实纯真的内心世界,再现了一种洋溢着和美、宁静与温馨的家庭生活。
E.文章标题扳着指头数到十,借富于形象感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儿童时期的我对远行的亲人的热切思念。
(2)文章主要写我一家人在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其间还插入了一段与瓦匠相关的叙述。从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角度,简要说明这段叙述的作用。 (6分)
(3)文章中前后两次写娘笑了:一次是娘听完我不想送还泥的理由时,娘就笑了,没再逼我将泥给瓦匠送去;另一次是我和爹对话时娘插进来问了我一句话后,爹就嘿嘿地笑了,娘也笑了。联系上下文,简要解释这两次笑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6分)
(4)捏泥狗、收鸡蛋、攒馒头,家庭各成员这些特定的作法有何相通之处?作者又是如何突出其中每一种作法的个性色彩的?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阐释。(8分)
参考答案:
1). D(3分)E(2分)A(1分)解析:B项中,希望儿子能够明白事理分担思念之苦理解失当;C项中,顽劣的一面概括失当,应是淘气、调皮;A项中主要体现出娘对爹的关爱和牵挂。
2).①回应上文父亲临走时的交待与嘱咐;②也为下文用瓦匠家的泥捏狗计算归期的情节作了铺垫;③突出我一家人朴实纯真、热情助人的精神风貌。
3).两次笑了,都包含有娘对儿子的宽容。第一次笑了,侧重于娘对儿子的理解,笑是母子情感产生共鸣的体现,娘以此对儿子的感受表示默认和赞同。(3分)第二次笑了,侧重于娘对爹、对家庭温情的回应,笑是娘内心惬意的体现,其中也包含着娘在明了儿子淘气、自己疏忽之后的忍俊不禁。(3分)
4).计算远行人的归期。(2分)文章对家庭各成员的特定做法中的一些片断作了细致的表现,主要突出了我在偷偷多捏小狗时的自欺、娘在天天收鸡蛋中的细致以及爹在默默攒馒头中的计算准确;(3分)实际上是以不同方式、不同侧面突出表现家庭的和美、宁静与温馨。(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