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珝( xǔ许 ),字瑞文 ,吴兴( 今浙江吴兴县 )人 。钱起曾孙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举进士,累迁尚书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由宰相王抟举荐 ,擢为知制诰 ,又升任中书舍人。兴化三年(900),王抟被贬,钱珝亦受牵连而被贬官,出为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司马。后不知所终。《全唐诗》录存其诗一百零八首,编为一卷。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早春初萌而未展的芭蕉新叶仪态、神情的深入镂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别具新意的艺术形象,读后令人难以忘怀。 首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从外在形状上描摹未展芭蕉的形状,像一支没有点燃的绿色蜡烛。一个冷字,写出了未展芭蕉外表的冷峻;无烟二 字写出了其外表的平静端严;而绿蜡干则突现了其亭亭玉立的娴雅姿态。由于诗人用比贴切新颖,未展芭蕉的视觉形象变得可观可感,更艳更美了。 次句芳心犹卷怯春寒,是从神情上描写未展芭蕉的内心律动。芭蕉未展,并非不想与奇花异草争春,而是有些担虑 、畏怯早春的寒意。一个怯 字,就把未展芭蕉娇怯羞涩宛若少女的神情给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了。 第三句一缄书札藏何事?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把笔触伸向心灵的纵深处。古人书札大部作卷筒状,正和未展的蕉叶相似。这样的设问,像一座凌空飞架的金桥,促进了诗歌意境的飞跃、升华,具有拓展深化之功。 结句会被东风暗拆看,是说未展芭蕉变化当即,一旦和煦的东风吹来 ,它就会慢慢展开,正如少女那密封的情书会被调皮的小伙子暗暗拆开偷看一样。这里的东风已经拟人化,而一个暗字则曲尽其妙,它既准确地传达出大自然微妙变化和不易察觉 ,又维妙维肖地写出了青年人调皮 、好奇的情态。可谓形神兼备,妙趣横生。 这首咏物诗比喻奇妙,达到了极高绝的水准。诗人把未展芭蕉比作娇怯含羞、情窦初开的少女,然后逐次进行拟人化、形象化的状摹,从而使未展蕉叶具备了少女的品格,怯、藏、暗拆等动词的巧妙措置,都增加了诗歌的情致,令人感到形象新奇迷人。 咏物诗一般要有所寄托谕指。这首诗究竟是何作意,已无法考究 。这里,我们不妨可理解为借物喻人。诗人巧妙地把一个情窦初开而又娇怯含羞的少女比作未展芭蕉,希望她在爱情的追求上要勇敢大胆,而不要半藏半掩。实际上,掩掩藏藏是无济于事的,她的一腔情爱终归是会被人窥察到的。由于诗人把自己的心思附丽于娇美的形象,故而显得诗意含蓄、深沉,感情挚着而热烈,开拓了前人诗中所未曾有过的境界,以自己全新的艺术个性步入了唐诗佳作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