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导学案
编写人:高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挖掘课文内涵,学会抓住文本内在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感受树的深刻意义及精神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自然,感悟人生
【学习重点】
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学习难点】
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1、文中写了哪些树?哪些是重点?
2文中每种树都与一种信仰有关,或者代表了一种精神,请简要分析
3、这三种树,涉及三种宗教思想,而这三种宗教思想似乎都和苦难有关,结合课文谈一下三种宗教如何看待苦难的,给你怎样的启示?
4、文章中的三种树不仅仅具有苦难的相似点,同时,三种树或多或少的和都市产生了联系,三种树在都市中的境遇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通过盲点、商业、城市一隅三个词得板书如下:
板书:菩提树 ----人文思想 ----忽略
圣诞树-----救赎 --------- 批判
棕榈树------倔强、忍耐 ---渴望
5、总结:一草一木总关情。
由树得出象征意义、文化内涵进而得出 对都市文化的反思等内容的理性思考。
从表面看似象征意义相同的苦难和都市出发 ,得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借树体现出寻常事物不寻常的味道。
6、能力提升:
本文是节选,以下的内容无从得知。 假设以下段落还是写一种树,试仿照本文特点写一树。注意写出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反思意味。
七、提升总结:平常事物在作者笔下有了象征意义,进而拥有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生活中再平凡的事物,只要 用心体会,用心思考,就会有非凡的味道。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让我们用审美的眼睛发现平常事物的文化意蕴,用审视的心灵感受平凡生活的深澳奇妙。让平凡事物也非凡。
板书:
树(节选)
林燿德
菩提树 ----人文思想 ------忽略
圣诞树----- 救赎 --------- 批判
棕榈树------倔强、忍耐 ---渴望
八、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