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微之书》讲学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文人书信格式,理解书信内容,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文言词汇。
2.体会作者心情,培养对友谊的珍视。
一、学前准备
(一)有关人物及写作背景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强调诗歌讽喻社会现实的作用,创作了大量通俗易懂的作品。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的第二年写下著名的《琵琶行》,第三年,给好友元稹写下了这封信,叙述了他在九江的生活,抒发了离别思念之情。
元稹,字微之,新乐府运动倡导人和代表作家之一。传奇《莺莺传》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写成。支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和十年,因与宦官不和被贬为通州司马,到任不久即得瘴病,几乎丧命,且于病危中得知好友白居易也被贬,即产生强烈的政治共鸣。
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之后在宦途上同遭浮沉,交情匪浅。
(二)诗情与友情
1、下面两首诗分别是元稹白居易写梦的诗,两人在记梦方面有何不同?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2、以下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情境,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意境:
情感: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意境:
情感:
(三)古代书信别称:尺牍、简、笺、函、扎、尺素、鸿雁、双鲤。
(四)注出生字词读音:
胶漆( ) 牵挛乖隔( ) 札 ( ) 影幢幢( ) 提挈( )
瘴疠( ) 蛇虺( ) 蚊蚋( ) 自给( ) 啾啾( )
(五)参照注释,整体把握全文大致意思,圈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并思考以下问题:文中多次直呼微之微之,有什么作用?
二、疑难问题:
|
三、走进文本
1.探究第一、二段
(1)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句子
足下: 胶漆: 几何:
离阔: 置于胡越之身: 牵挛:
翻译: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2)仆初到浔阳: 一札:上报疾状:
次叙病心: 不暇及他: 封题: 幢幢:
翻译: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3)问题:第一二段,寒暄叙情的部分,哪些语句写出了二人之情深意挚?
2、探究第三段
(1)第三段的重点字词句
方寸甚安: 地少瘴疠: 量入俭用:
身衣口食: 因置草堂 可以终老:
(2)翻译以下句子: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
此一泰也。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3)思考如下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三泰的内容。从三泰言安,读出了白居易什么样的情怀?
3、探究第四段
(1)本段的重点字词句
翻译: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shǔ)。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jiū)。
(2)问题: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心境?
四、拓展思考
在这封信中,我们看到:微之报之以病,而乐天报之以三泰,体会我们常言的平安信、报平安的社会心理。想一想,如果你写一封家书,是报喜呢,还是报忧呢?为什么?
|
五、巩固训练
1.解释划线字词
封题其上 置于胡越之身
其若是乎 微之于我也
2.解释加点的字词
此一泰也 量入俭用
身衣口食 条写如后云云
流水周于舍下
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见足下已三年矣 足下:您 B离阔如此 阔:阔绰
C次叙病心 心:心情 D不暇及他 及:顾及
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离阔如此 离阔:阔别
B牵挛乘隔 牵挛:牵制,拘牵
C终论平生交分 交分:分别
D危惙之际 危惙:病危
5.下列称谓中,是敬词的一项是( )
A又见家兄言 B安道与予在楚州 C不见足下已三年矣 D仆初到浔阳时
六、阅读提升
教养指数和文明钧疾病
http://www.5156zuowen.cn/a/gaozhong/48/205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