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游记
孙犁
⑴在端村,人们对新安的印象是:那里的人好吃懒做,闹排场,男人们坐茶馆,女人们梳妆打扮。在端村的旧货摊上,我见过华贵的屋内陈设的木器和华丽的妇女们穿过的衣服,据说也是从新安清算出来的。有些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就该有一些人过着另外一样生活。
⑵我到了新安。它四面被水包围,人们串亲也坐着拖床。街道很长,但已经看不见这里繁华的痕迹。街上没有什么茶馆,也看不见穿绸挂缎的妇女。新安只剩下了一条大街,此外的房舍,全部被敌人烧毁成为瓦砾。
⑶我顺着拆毁的城墙走到东北角上,城外水很深,并且有船只停泊,想是一个渡口。城墙里面一道深沟,过去是一处高大的宅院,这宅院选择的地势十分险要。河边,一个十五六的女孩子正在擦抹着她家的船只。经她指点,我才知道这就是大汉奸恶霸熊万东的住宅。那时候,新安的除奸团很厉害,可是除不了熊万东。他深宅大院,房后就是城墙,前院驻扎着日本宪兵队。
⑷老汉奸以为是保了险的,整天不出大门一步。
⑸八月十五晚上,老汉奸酒足饭饱,坐在客厅里赏月,一把盒子枪放在他手边的乌漆八仙桌上。后院里,他的儿媳妇正陪着日本宪兵队长打牌取乐,嘻嘻哈哈的声音,不时传过来。老汉奸以为他的江山,简直是万世基业了。
⑹忽然帘子一动,闪进一个人来。老汉奸一抓盒子问:谁?
⑺是我,大伯。进来的人安静地低声说。
⑻老汉奸并没放松,他把身子一闪,就要射击,但在月亮底下,他看得清清楚楚,他的侄儿手里什么东西也没有,并且低着头,非常温顺。老汉奸又喝道:你来找死?
⑼愿意把我打死也可以。他侄儿显得十分可怜地说,全凭大伯。我在外面也实在混不了!
⑽为什么混不了?你不是参加了除奸团,很红吗?
⑾我怎么也斗不过大伯。日本人到处抓我,逼得我走投无路,我还是得回来求大伯你。
⑿求我干吗?去求你的上级呀!
⒀我决心不干了。新安这地方,我不能站脚,我想到天津去,求大伯给我一点盘费。
⒁我一个大也没有!老汉奸退回来,坐在椅子上,忽然大声喊:你掏什么?
⒂侄儿从腰里抽出一把盒子,笑着说:我带来了一支盒子,这是一支顶好的枪,送给大伯。大伯有钱,也难讨换这么一件家伙!
⒃他倒拿着枪,交给他的大伯:我求大伯看在这支枪面子上,借给我五十块钱。
⒄老汉奸把侄子的枪拿过来,走到钱柜那里去,他想把枪支藏起,叫他滚蛋。
⒅他一猫腰,他的脑袋掉下来,砸在钱柜上。一把明亮的刀在黑影里一闪。那个侄儿把两支枪带好,就到了上房。
⒆在上房,他一刀砍死日本宪兵队长,又用枪逼着他的堂弟和堂弟妹来到客厅,他命令:张包!
⒇他堂弟扯起大衣襟,他在钱柜上抓起一件东西放进去:走!
(21)大哥,我爹哩?
(22)不要找他!走!上房!你哭,我砍了你!他对他堂弟妹说。
(23)他带着两个汉奸男女上房,下房,过壕沟上城墙。
(24)城墙外边有一只小船等在那里,他们来到船上。
(25)大哥,我爹哩?
(26)你看包里是什么?汉奸兄弟解开包一看,皓月当空照见他爹的人头。他咳呀一声。小船箭一样开走了。
(27)这就是有名的熊氏三杰的英雄故事中间的一个。
(28)他为什么杀了他的大伯?在解放区,是没人发这样糊涂的问题的。这位英雄不久牺牲在新安城下。他吃醉了酒,受了奸人的骗:要拿新安了!他跳下炕来就奔着县城跑去,他爬上城墙,敌人打中了他,翻身跌了下来。伙伴说:你挂了彩,我背你回去!
(29)他一摆手,说:不用!我是没用的人了。这样也就够本了!他举枪打死了自己。
(30)其实,敌人只打折了他的左腿。
(31)关于他的两条腿,有很多传说,新安一带,都说他是飞毛腿。有人说,飞毛不飞毛不知道,反正他走路特别溜撒,孩童的时候,常见他沿着城墙垛口飞跑。
(32)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只坏了一条腿就打死自己?这问题就很难答复。为什么不残废地活着?我好像听说,有一只鹰,非常勇猛,损坏了一根羽翎,它就自己碰死在岩石上。为什么它要碰死?
(33)冰连地结的新安,有一种强烈的悲壮的风云,使人向往不止。
1947年3月
(选自中国现代名作家名著珍藏本《诗意小说》)
|
⒔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⑵自然段描写新安街萧条、冷清、败落的景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B.新安的除奸团很厉害,可是除不了熊万东,主要是因为熊万东谨小慎微、深居简出。
C.第(24)自然段写小船等候接运,表现英雄对除奸行动计划缜密,环环相扣,可见其机智。
D.面对大汉奸持枪威逼,英雄从谦恭温顺到果断锄奸,经历了从懦弱到勇敢的心理转变过程。
E.小说多处运用简洁的人物对话,展现了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⒕文章第(31)自然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⒖阅读第(33)自然段,请结合全文探析小说这样结尾的用意。(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⒔B.D(B.主要是因为他谨小慎微、深居简出这一表述不恰当,从下文的他深宅大院,房后就是城墙,前院驻扎着日本宪兵队一句来看,主要是由于老汉奸所在的地理位置险要,日本宪兵队防卫严密。D.经历了从懦弱到勇敢的心理转变过程这一表述不当,从小说全文看,英雄这次锄奸行动是大义凛然,毫不懦弱。)
⒕不能删去(1分)。补叙关于他的两条腿的传说,突出他走路特别溜撒的特点,从侧面烘托出他身手的敏捷、动作的利索(1分);为他日后加入除奸团、动作麻利地除掉老汉奸、杀死日本宪兵队长作了必要的背景交代(1分);这样写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1分)。
⒖〖答案示例一〗:⑴全文通过叙述新安城内一个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抗日英雄的故事(1分),热情讴歌了一种嫉恶如仇、刚正不屈的英雄精神(1分)。⑵结尾以故事叙述者本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收束(1分),含蓄地点出这种英雄精神不仅仅是小说中主人公的个别行为,而且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2分),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1分)。
〖答案示例二〗:文章结尾用强烈悲壮这样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来收束全文(1分),表现了对嫉恶如仇、刚正不屈的英雄气概的热情赞美(2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英雄气概不仅仅是小说中主人公的个别行为,更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所仰慕的时代精神(2分),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