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这是中国绘画美学里的一部杰作)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让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境,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个真境逼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不是自然主义里所谓逼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
7.文中说: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这句话中的独创性是什么?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8.文中说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9.《画筌》中说,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根据文意概括神境的含义。
10.这个真境界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的,不是自然主义里所谓逼真。这句话中现实主义的真是指 ,自然主义里的逼真是指 。
11.中国舞台艺术表演方式,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根据文章观点,指出下列诗句不符合这个说法的一项(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7.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通过演员的表演表现剧情的真实环境,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物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境。 8.演员集中精神用表演程式手法、舞蹈动作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和行动,使人忘掉对于环境布景的要求。 9.剧中人不借助环境布景,深入创作的最深意境,从而使观众感受到一种艺术美。 10.艺术要集中典型地表现生活;原原本本地表现生活。 11.D(提示:A.B.C,都像中国舞台艺术表演方式一样,做到了虚实结合。A.化虚为实,把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B.化实为虚,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了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C.化实为虚,两句诗中的六种景物是按晨起、客行的特定时空感组合而成的,从而透出了客行的辛苦;D.实写,无虚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