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
[宋]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1)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1分)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以及怀念亲人、孤寂落寞的无限忧愁。(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情感,复杂情感说明不是一种情感,这一点在审题时要清楚。此题考查对诗句中蕴含情感的把握能力。要能结合诗句描写,抓住表情词语,概括诗歌的情感。上片的表情词语是凉,下片的表情词语是愁孤;另外中秋北望的情感也应该注意。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1分)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如何抒情要注意首先明确抒情手法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这首词写了很多景物,很显然是借景抒情;指出手法后要写明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