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子衿(jīn) 呦呦(āo) 越陌(m) 度阡(qiān) B、鼓瑟(s) 参差(chī) 飞猱(ru) 高堤(dī) C、剽(pio)悍 荫(yn)庇 羁(jī)鸟 墟(xū)里 D、哺(bǔ)育 掇(duō) 暧暧(i) 守拙(zhuō) 1、D(A项呦读yōu B项猱读noC项剽读piāo) 2、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文言句式的一句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狗吠深巷中。 C、鸡鸣桑树巅。 D、不厌高,海不厌深。 2、D(A、宾语前置句B、状语后置句C、状语后置句)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几何! 几何:怎么样。 B、采之欲遗谁? 遗:遗留。 C、忧伤以终老。终老:度过晚年,甚至去世。 D、何以解忧? 何以:为什么。 3、C(A项应解释为多少,B项应解释为赠送,D项应解释为凭什么) 4、下列五幅对联分别写出了五个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4、C )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孤傲,青莲居士谪仙人。 (5)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A、谢灵运 欧阳修 杜甫 辛弃疾 诸葛亮 B、欧阳修 范仲淹 白居易 李白 陈寿 C、范仲淹 欧阳修 杜甫 李白 诸葛亮 D、范仲淹 谢灵运 白居易 杜甫 陈寿 5、补写名句 (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 (5) ,性本爱丘山。 (6)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 6、阅读《归园田居》下面诗段,完成下列各题 (1)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A、性本爱丘山。 性: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河流。 C、暧暧远人村。 暧暧:温暖。 D、依依墟里烟。 墟:废墟。 A(B项应解释为深水,C项应解释为昏暗、模糊,D项应解释为集市) (2)、教材中把守拙解释为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你认为这一解释合乎诗歌的意境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这一解释合乎诗歌的意境。因为拙,《辞海》解释笨拙,与巧相对。这首诗主要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因此诗句中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官场的虚伪机巧相对,强调自己不会适应官场,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像作者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向往归真返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4)、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 (4)、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 (5)、有人说陶渊明是一位完全脱离现实的飘然静穆的典型,而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你赞成哪种说法呢?请说说你的理由。(5)、认为陶渊明是一位完全脱离现实的飘然静穆的典型,可从陶渊明真诚率直的本性与他向往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等方面回答。同意鲁迅的观点,可从陶渊明反复多次出仕,而归隐是因为仕途不得意,因为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不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因为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气节,而并非浑身静穆,他才如此伟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