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通戮刑戮的意思) 2.梦亦同趣(通趋往,趋)
二、词类活用
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作状)(每天)(名作动)(登上) 2.穷回溪(形作动)(穷尽)
3.无远不到(形作名)(远处) 4.卧而梦(名作动)(做梦)
5.始指异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奇异)
6.穷山之高而止(形作动)(穷尽)(形作名)(高处)
7.箕踞而遨(名作状)(像畚箕一样) 8.萦青绕白(形作名)(青天)(白云)
9.外与天际(名作动)(交会) 10.四望如一(数作状)(向四处)
11.而不知其所穷(形作动)(穷尽) 12.自远而至(形作名)(远处)
三、古今异义
1.居是州古(代词,这)今(判断动词) 2.其隙也 古(指公务之暇)今(空隙)
3.漫漫而游 古(没有目的)今((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4.日与其徒上高山古(随从)今(徒弟) 5.无远不到 古(无论)今(没有)
6.到则披早而坐 古(分开)今(覆盖或搭在肩上)
7.以为凡是州治山水有异态者 古(因此认为)今(认为)
古(凡:所有,总共,是:代词,这)今(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8.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古(未尝,从来没有)今(没开始)
9.则凡数州之土壤 古(土地)今(土的名称)
10.攒蹙累积 古(重叠,积压)今(积累)
11.颓然就醉 古(接近)(就是,只)
1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这样,以后)今(连词,表示接着)
1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先前)今(方向)
14.游于是乎始 古(从此)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15.故为之文以志 古(写)今(志气,志向)
|
四、虚词用法
1.而
①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关系) ②卧而梦(连词,表承接关系)
③披早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关系)
④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关系)
⑤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关系) ⑥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条件关系)
⑦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关系) ⑧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关系)
⑨而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关系) ⑩自远而至(连词,表修饰关系)
⑾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关系)
2.之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结构助词,的) ②始指异之(代词,指西山)
③则凡数州之土壤(结构助词,的) ④不知日之入(助词,取独)
⑤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词,取独) 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取独)
⑦故为之文以志(代词,指游西山这件事)
3.为
①自余为僇人(动词,成为) ②不于培塿为类(动词,成为)
③故为之文以志(动词,做,写) ④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动词,认为)
五、句式
1.居是州(省略句)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判断句)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
4.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定语后置)
5.始指异之(省略句)
6.是岁,元和四年也(判断句)
7.故吾之文以志(省略句)
|
《始得西山宴游记》语段阅读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 缘:沿着
B.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方面学习 穷山之高而止 穷:穷尽
C.不耻相师 耻:以为耻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际:边界,边际。
D.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释:解除束缚。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是岁,元和四年也
B.则群聚而笑之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20.以下对文章有关内容和写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B.《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风气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C.《始得西山宴游记》以始字贯穿全文,将作者的情与西山的景完全融为一体,最后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
D.《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作者由初游西山之抑郁转而再游西山之愉悦,将西山之怪特美和自己受挫不甘沉沦的人格美相互照应,以此寄托真情。
1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极:至 B.缘染溪,斫榛莽 缘:沿着
C.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遨:观赏 D.觉而起,起而归 觉:睡觉
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B.游于是乎始 知不可乎骤得
C.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望西山,始指异之
A.入深林,穷回溪 B.箕踞而遨
C.小学而大遗 D.侣鱼虾而友麋鹿
|
29.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岁,元和四年也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皆我有也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作者以上入穷加上无远不到,具体而又概括地写出了自己的行踪;坐醉卧梦觉起归等一系列动词的连用,其目的为了表现自己被贬后能够游山玩水忘却忧愁的愉快心境。
B.第二段中,作者以过缘斫焚四字领起四个短句,以排比句式,构成了一种急促之势;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八字,写出了身登目游的过程;并从西山之高、西山所见之广、西山有众山拥戴之势等方面来描写西山。
C.文中始得二字,暗含了初次遭遇西山,透露出偶然而又惊喜的心情。作者之所以认为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在西山风光的饱览之中领悟到了它与作者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契合点,即山的高大人格精神的傲然独立。
D.本文极见字句烹炼之功。以句言,骈散结合而又句式多变,极尽灵动矫变之妙;以用字言,写山容水态的幽泉怪石岈然洼然若垤若穴萦青绕白苍然暮色,形象精炼。动词与名词的搭配更令人叫绝,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整中有变,表达精微。
1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始指异之 认为奇异 B.缘染溪 沿着
C.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披着,盖着 D.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先前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其皆出于此乎 B.箕踞而遨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不知日之入 凌万顷之茫然 D.到则披草而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5.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拘于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蚓无爪牙之利
C.何为其然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柳宗元,人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于作者被贬官柳州期间,是《永州八记》首篇。
B.第一段中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可见游览的漫无目的,也使人感觉到作者被贬官之后纵情山水的心态。而到则醉则句中的两个则字更让人感觉这位游览者随遇而安的心情。
C.第一段写游众山,是为了反衬此次游西山给他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心灵启迪。西山之怪特美和作者受到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相互映照。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在西山之游中作者第一次达到物我相融,物我同一的境界。
D.题目中的始得揭示了游西山的特别之处。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束全文。文中屡次点明始得,行文跌宕起伏,结构浑然一体。
|
15.下列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得:能够
B.缘染溪,斫榛莽 缘:沿着
C.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际:交会
D.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就:达到
1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其皆出于此乎
B.觉而起,起而归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游于是乎始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7.同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或师焉,或不焉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18.同望西山,始指异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小学而大遗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麋鹿
19.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游于是乎始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同是岁,元和四年也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8.C(际交会) 19. B 20 . D(初游非西山) 13.C 【披:拨开 】14.B 【均为表修饰 A项代词/语气副词,表猜测 C项消独/定语后置标志 D项 表承接/表转折 】15.B 【施施漫漫与两个则表现的是作者被贬官后恒惴栗,精神苦闷而无所排遣的状态。】 16.D 【一般陈述句/状语后置 A项被动及状语后置 B项定语后置 C项宾语前置】15.【解析】D 正确,就:接近。16.【解析】C 正确,之的用法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其隙也: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觉而起:表承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游于是乎始:句中语气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相当于,比。17.【解析】D 正确。例句是通假字,趣同趋。A.生同性B.不同否C.冯同凭D.没有通假字。18.【解析】D正确。异:意动用法,认为奇异,感到奇异。水:游泳,名词活用为动词。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舞:使动用法,使舞动。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19.【解析】A 正确,古今都是认为之意。20.【解析】B正确。例句:判断句。A 定语后置句,B判断句,C 状语后置句,D 主谓倒装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