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鬼
王充
1.文题是什么意思?
订鬼即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关于鬼的看法
2、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对于鬼这种现象,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结合有关文字,具体说明。
答案要点:凡天地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即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思念想象所造成的。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思念想象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病(的折磨)。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忧愁害怕就好象看见鬼出现了。凡是人无病时就不会怕这怕那。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来。一害怕就会老是想,想久了就会使得视觉错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3、精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按怎样的思路来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结合有关的文段谈谈自己的阅读见解。
文章思路:
提出论点 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
类比推论 伯乐相马,庖丁解牛
深入分析 妄见原因:病理作用,存想虚致,心理原因,精神畏惧
4、文章主旨分析:
主要是要订正当时关于鬼是人死后精神形的的说法。
四、交流提升
你赞成作者的看法吗?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没有现实意义?请摆事实,讲道理展开讨论
五、随堂练习:
1、注音:
衽()庖()箠()
椎()纆()
2、解释加点的字
(1)病者困剧困:剧:(2)何以效之效:
(3)顾玩所见顾:玩:(4)夫精念存想精:
(5)若见鬼把椎、锁、绳纆把:(6)俱用精神用:
(7)昼日则鬼见见:(8)或泄于目泄:
3、本文选自的《》,订鬼即的意思,如同他的《论死》,《死伪》一样,是刺向的利剑,是投向的檄文。
4、王充,字,(朝代)家、家。他批判: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认为是人的生命和精神的物质基础,死而精气灭,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
5、本文的论点是。
【当堂达标】
阅读文段,做文后的问题:
a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疱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6、选文列举了和的知名例子作为论据,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证明,的道理。
7、有关庖丁的一个成语是,其意思是:。
8、无非马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式?说说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的意思。
9、翻译句子。
⑴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⑵二者用精至矣
b
①夫精念存想,或泄于,或泄于,或泄于。②泄于目,目其形;泄于耳,耳其声;泄于口,口其事。③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④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⑤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参考答案:
1、rnpochuchum2、困:困顿剧:厉害,严重效:验证顾:看,玩:欣赏,玩味精:专一纯正把:拿着用:因为见:出现泄:显露3、王充论衡、订鬼篇评论鬼神有神论者统治者。4、仲任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文学批评天人感应精气灵魂。5、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6、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类比论证;思念存想,不见异物。7、庖丁解牛;形容技术或技能非常熟练。8、(双重)否定句式;仔细端详所见到的东西,没有一样不是马的。9、(1)胡思乱想,自然会看到怪异的事物。(2)这两人是用心到了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