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意境》导学案
编订人:高海燕
【学习目标】
1.理解并准确掌握诗歌的意象。
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3.由境寻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学习方法】
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意象(回顾)
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是蕴涵着主体思想感情的形象。如柳、菊、竹、梅等。
2.意境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3.意境与意象的关系
(1)、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的意境。
(2)、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意境范围大而抽象。
4.意境之方法攻略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绘景)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方法点拨:
①在分析景物(意境)形象时通常是以下几个步骤:
⑴ 提炼意象;
⑵ 概括意象特点(意境) ;
⑶ 剖析作者思想。
②答题模式
这首诗通过 ( )意象,或描绘出( )图景画面,营造出了( )的氛围,抒发(表现)了作者 ( )的感情(心情)。
(5)、典型例题分析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诗中以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
|
(以动写静)【步骤一】
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步骤二】
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步骤三】
【自主预习案】
1.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合作探究案】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2.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4.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一首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路初晴
雍 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释]
①新水:新下的雨水。侵:漫流。②羊马: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匈畜牧而转移,其畜之多则马牛羊。休:不要。南牧:侵犯南方。汉将:指代北门:国之北门,指唐朝北方边防前线。③无战伐:没有战争。
⑴诗的前四句笔调轻盈,展现了一幅北塞雨霁后怎样的晚景?
⑵此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问答模式示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练习: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 诗的前两句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