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橱窗里的幸福》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橱窗里的幸福

【意大利】莫拉维亚

(1)每天傍晚时分,退休的老公务员米隆内就带上体态肥胖的老伴儿埃尔米妮,以及已是青春年华但心情忧郁、脸色苍白的女儿乔万娜,到大街上去遛达。

(2)一家三口随着埃尔米妮笨重、蹒跚的步子,从他们居住的自由广场出发,沿着长长的里安佐大街的人行道慢慢悠悠逛去,认真地欣赏每一家商店的橱窗。踱到复兴广场,便转向对面的人行道,仍然很仔细地观赏着商店的橱窗,折回到自由广场。

(3)这样的散步每次大约持续2小时,回到家恰好是晚饭时间。对于经济拮据、久已未有福分进电影院和咖啡店的米隆内一家来说,这种散步委实是他们生活中的唯一乐趣。

(4)有一天像往常那样,他们沿着里安佐大街遛达。快走到复兴广场时,他们的注意力不约而同地被一家新开张的商店吸引住了。奇怪!这儿昨天分明还是一片尘上飞扬的破木栅,而今橱窗里射出炫目的光辉,使人难以瞧清楚陈列的商品。三人忙走几步,一言不发,在这家商店橱窗前摆下了半圆形的阵势。

(5)现在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出售的商品了幸福。和世上所有人一样,米隆内一家对这种货物闻名已久,却至今未有缘真正见过。

(6)万万没有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在这家商店里,人人都可随意买到幸福了,好像买皮鞋、锅碗一样平常方便。米隆内一家三口在橱窗前伫立时流露出痴痴呆呆的神情,这确实是不难理解的。

(7)这家商店宽敞的玻璃橱窗,四周用华丽的大理石镶边,闪烁出异样的光彩;招牌、柜台是最摩登式样,所有的内部装饰都亮闪闪的。在橱窗里边,幸福犹如无数复活节的鸡蛋,花色繁多,品种齐全;每一只幸福的样品都附着精致的标签,上面用优雅的笔迹标明售价。

(8)终于,米隆内老头用长辈的口气,说:唉,我无论如何没有想到

(9) 为什么,爸爸?女儿幼稚地问。

(10)老头儿有点生气了说道:多少年了,我们听人说,意大利没有幸福,幸福在我们这儿供不应求,从国外进口又贵得要命现在却突然开了一家专门出售幸福的商店。

(11) 也许是发现了新的幸福产地。女儿说。

(12) 什么新的产地?在哪里?老头发火了,不是一直向我们宣传什么意大利地下资源贫乏吗?没有石油,没有铁矿,没有煤炭,没有幸福不,这样的事情瞒不了人的。你想想,要真是那样,报纸不早就吹开了。不,这一定是外国货。

(13) 不过,母亲温和地说,这有什么不好呢?他们那里的幸福太多,而我们一点也没有,所以向我们输出不是很平常的事吗?

(14)老头子愤怒地耸了耸肩膀:女人家的浅薄之见如今大家在饿肚子粮食是最急需的东西不,太太,不能这样,才积累了这么一星半点的外汇,却糟蹋掉去换这种商品!

(15) 可是幸福我们也需要啊。女儿从旁提醒,我多想买一个小小的幸福。

(16) 走!老头阴沉而又坚决地说道。

(17) 埃尔米妮和乔万娜驯服地迈动了脚步。

(18) 乔万娜,我实在没有料到,你竟会这样放肆。

(19) 为什么?爸爸。

(20) 你也知道,像幸福这类货只有投机商人、大亨、百万富翁才买得起,一个小小的公务员无力也不该贪图幸福。你说你想买一个,这证明你至少是太无知了。再说,我们的房子是花钱租的,退休金总是到下月初才能领到。而你唉!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体贴我,丝毫不懂人情世故。

(21)女儿的眼睛慢慢润湿起来。母亲开始为女儿打抱不平:

(22) 你瞧,你这是干什么?你老是伤她的心。她年纪轻轻的,什么世面都没见过,想买个幸福,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23) 自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可她的爸爸没有幸福也对付着过了一辈子,她没有幸福也照样能活下去。

(24)他们走到了复兴广场。老头子一反惯例,硬要顺着原来的人行道走回去。再一次踱到幸福商店跟前的时候,他停了下来,久久地盯视着橱窗,然后断然说道:

(25) 你们可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是假冒的商品!

(26) 我昨天刚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是最小号的幸福在美国,价值数百美元在这儿用这样低贱的价格出售,怎么可能呢?光运费也比这贵上好几倍。这是假的幸福,人造货,一点儿也不错。

(27) 可是许多人都在购买。母亲怯生生地说。

(28) 世上有什么东西不能拿来做买卖?买到家里过几天,他们就会后悔的。

(29)散步在继续。乔万娜在悲伤地哽咽,可是她心里仍然坚持着:她需要幸福,纵然它是假的。(有删改)

作家简介。阿尔贝托莫拉维亚(1907-1990)是意大利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他以写实的笔法,通过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平常故事,揭示社会问题,触到了人的心灵深处。他的作品在意大利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1.小说一开始就叙写米隆内一家三口每天傍晚时分到大街上去遛达,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情节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答案解析】答案:①表明米隆内家庭贫寒,一家三口只能借此来消磨时间;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发现卖幸福的橱窗并引发对幸福的讨论作铺垫。(每点2分) 解析:要立足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注意分析要结合文本。

【.思路点拨】对这类题目,应做好以下几点:(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脉络并作概括。(2)细读所给文字,分层抓住其层意或关键词语。(3)分析所给文字在情节上发生了哪些关联。 (4)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5)作答,注意使用术语。①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提供依据。情节说明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说。②指向人物:丰富人物形象,突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③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

12.小说第7段对幸福橱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主要作用?(5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赏析小说环境描写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答案解析】答案:①突显这家商店装璜豪华气派,商品种类繁多;②照应上文,揭示出米隆内等人橱窗前伫立流露痴痴呆呆神情的原因;③为下文叙写父女思想冲突埋下伏笔。④对比手法:与主人公贫困的生活境遇作对比。(第④点2分,其余每点1分) 解析:要立足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注意分析要结合文本。

【.思路点拨】小说的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手法的思考和判定角度:①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③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④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细节描写。(2)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有: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面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或表现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小说主旨。⑥象征和暗示社会环境。

13.小说第12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请分条简要回答。(5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赏析小说环境描写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答案解析】答案:①生活贫困;②意大利政府利用报纸等新闻媒体钳制民众思想,欺骗民众,扼杀民众对幸福追求的权利。③表现了意大利民众对现状的强烈不满。(第①点1分,其余每点2分) 解析:注意结合注释,分析其含义。

【.思路点拨】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就是要将人物置于真实的、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定环境中,这个环境甚至对人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完整的社会环境描写可以充分展示历史的真实和民俗的真实,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物心理和人文精神。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有: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14.橱窗里的幸福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赏析主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答案解析】答案:小说的标题橱窗里的幸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橱窗里的幸福既是写实(1分),又是象征(2分):橱窗里的幸福既指商店里出售的幸福商品,又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这种美好生活可望而不可即,但仍苦苦追求。(2分) 解析: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标题是偏正式,橱窗里的显然是分析的重点。

【.思路点拨】标题常见的作用有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有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有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等。解答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小说的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

15.小说的结尾部分,叙写了米隆内老头一反惯例的行为,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6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赏析作品鉴赏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能力层次为E级。

【.答案解析】答案: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米隆内老头既羡慕,又苦于没钱购买来满足女儿心愿的矛盾心态,溢于言表;②使情节富有变化:米隆内老头行走路线与先前上街遛达的路线大相径庭,陡转激趣,耐心寻味;③揭示主题:米隆内老头的反常行为,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每点2分) 解析:抓住相应的故事情节,立足具体情节分析人物行为的原因,答题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需特别注意的是分析作用时,应从不同角度出发,挖掘。

【.思路点拨】解答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题应注意:①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②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止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③用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