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红山文化时期农业发展与祀天之礼的起源》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红山文化时期农业发展与祀天之礼的起源

田 野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传统礼制系统中,尤以历代王者主持的祀天之礼最为庄严虔敬,所谓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商周之际,有祀帝(天帝)于瓤,敬之至也的说法。西周时期实行的天子祀天于圜丘(圆形神坛)、祭地于方丘(方形神坛)的郊社之礼,历周秦汉唐以至明清,成为历代王朝遵行不变的定制。近年来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表明,影响深远的古代祀天之礼,早在《周礼》成书3000年之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其产生的机制则与农业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取得的农业考古研究成果表明,世界上最早的水田稻作农业和旱地粟作农业分别起源于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和北方的黄河流域与辽海地区一带。上个世纪70年代,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的近百个储粮坑穴(有学者认为是祭祀遗存)中,发现有大量灰化谷物,发掘者认为属于人工栽培的粟类遗迹。据测算,其腐朽之前的重量可达10万斤以上。这种情况表明,早在距今8000年以前,北方地区的农业就已经超越了初始发展阶段。到距今6000年前后的红山文化中晚期,植物类食物的比例已经增长到了80%。这意味着北方旱地粟类作物的驯化过程在红山文化时期已大体完成。

农业发生和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土地载能的有效提升,从而使社会得以供养较多的人口,规模较大的农业定居聚落于是渐次出现,由此引发城乡的分化和国家文明社会的到来。而随着国家的出现和发展,社会调控的机制不再是单纯的宗教活动,更多的则是王权的运作和王政的推行。在以西周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国家发展阶段,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就是通过不断整合、升华远古以来的祭神礼仪而形成的礼仪制度,是谓礼制。礼制的推行和军事的强化成为中国古代国家调控的主要内容,因此有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据《大戴礼记》等记载,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最核心的内容有三个,其中第一条就是祭祀天地,另外两务是宗事祖先和尊崇君师。

古人是怀着一种感恩之心来权衡礼仪制定原则的。《郊特牲》上说,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古人之所以尊天亲地,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观察,宗教观念的逻辑起点,往往是人类对于自身及其衣食来源的神化。祀天祭地,是出于对天地伟力和功德的敬畏、感激与回报。

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并渐次超越传统的渔猎而上升到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地位,报谢天恩与序时祈年遂相应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重大诉求,天神崇拜于是应运而生。天神是继龙神之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又一个至上大神。龙神是渔猎经济巅峰时代的产物,天神则是农业经济地位获得显著提升时期的产物,二者在中国传统的观念形态发展史上,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据古代礼书记载,早期祭祀天地的礼仪场所是建在野外高地之上且周围施以矮墙的露天建筑。

《礼记礼器》言圜丘祭天曰,:为高必因丘陵。《周礼地官封人》: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于辽宁省朝阳市的红山文化祭坛遗址,其整体建筑布局和构造特征与上述引文所描述的周代社坛的坛壝建筑几乎完全相合。各种信息综合表明,东山嘴红山文化祭坛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格最高的具有郊祭性质的史前大型公共祭祀中心遗址。这表明我国古代以祭祀天地为核心内容的郊社之礼,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率先出现在北方的辽海地区。

(《光明日报》2014年12月24日,有删改)

1.下面对红山文化时期农业发展与祀天之礼起源关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北方旱地粟类作物的驯化过程在红山文化时期已大体完成,随之在3000年前就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古代祀天之礼。

B.农业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导致了国家文明的出现,远古的祭神礼仪经过整合、升华最终成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C.农业逐渐发展并超越了传统渔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体地位,祀天祭地之礼也随之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D.辽海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旱地粟类作物的核心区域,因此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的郊社之礼最早出现在北方的辽海地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可以体现出历代王者主持的祀天之礼在中国传统礼制系统中占据最核心的地位。

B.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伴随国家的出现和发展,礼制的推行和军事的强化促进了王权的运作和王政的推行。

C.地载万物,天垂象,人类生存所需的物产由地而生,对耕作物候的把握取法于上天的征兆,古人正是怀着对天地功德的感激之心制定礼仪。

D.古人认为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对于自身及其衣食来源的神化是祀天祭地这一礼制出现的文化根源。

3.根据原文,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磁山遗址表明在8000年以前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已渐趋成熟,到距今6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居民的食谱已经以植物类食物为主。

B.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历代的礼仪制度都一直作为最根本的国家政治制度而存在,并遵行不变的定制。

C.龙神的出现,代表着传统渔猎时代的图腾崇拜;天神的出现,则标志着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礼仪文化的诞生。

D.历代王朝天子祀天于圆形神坛,祭地于方形神坛,红山文化祭坛遗址的布局和构造特征当基本与此吻合。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3分)C 2.(3分)D 3.(3分)D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