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从中国的车牌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从中国的车牌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熊培云

①从1993年开始,亨廷顿发表系列文章,讲述后冷战时期的暴力冲突并非出于各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及宗教差异所造成。该观点引起广泛关注。911事件之后,许多原本反对他的人也转而称赞他神机妙算。

  ②与此同时,十几年来有关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文章也早已经汗牛充栋。人类既会毁于对过去的彻底遗忘,也会死于对未来的无端想象(或者恐惧)。例如众所周知的俄狄浦斯悲剧讲的就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摧毁人的生活的故事。

  ③社会学家托马斯夫妇有一句富有哲理且被广泛引用的话:如果人们将情境定义为真实的,它们在结果上就是真实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将其概括为所谓的托马斯定理,并据此提出了自我实现的预言一说。关于这个理论,中国有不少老话更容易理解。比如算命时的心诚则灵这个花招使算命者的责任完全转移到被算命者身上。

  ④预言如何自我实现?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一家银行,尽管它的资产流动相对畅通、经营状况良好,但是一旦有足够多的储户相信了它已无力偿还存款的谣言,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储户疯狂挤兑,并最终导致该银行破产。同样的道理,假如某个地方的报纸电台说当地明天要闹油荒,而且大家信以为真,今晚都去加油站排队加满油,那明天当地就真的要闹油荒了。

  ⑤事实上,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理论,在综述世界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犯简单化的错误。一个著名的说法是,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么你看到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一旦文明冲突论成为人们分析世界、对号入座的工具,那么发生在所谓不同文明体系下的冲突,都可以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了。糟糕的是,当人们把对现实预言性的描述当成现实本身,原本没有冲突的国家或文明开始枕戈待旦,它不仅掩盖了弱肉强食的政治,并且帮助别有用心的恐怖分子招兵买马。当一起偶发事件变成蓄谋已久的阴谋,潘多拉盒将从此打开,冤冤相报、恶性循环。人类诸多苦难便是这样一层层解释与预言出来的。上世纪几度将人类推向灭绝边缘的军备竞赛不正是在不断地预言中完成武力升级?

  ⑥不同的文明是否能够和平相处?记得有一年我在广州出差,看着满大街拥堵的汽车,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中国的汽车车牌,也许是融合世界几大文明的最经典范例。假设现在有这样一个广州车牌粤ABC123。在这里,首先粤是一个汉字,属于中华文明,在某种程度上说也代表着东方文明。ABC是字母,它来自于欧美,属于西方文明;至于车牌后的数字123,众所周知,这是阿拉伯数字,源于早期阿拉伯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属于伊斯兰文明。然而,如果你不去用文明冲突论诅咒它们,不惹是生非地对字母、数字或汉字中的任何一方说坏话,找他们潜在的敌人,他们就会相安无事和睦相处。

  ⑦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能够诅咒人类命运者从来都是人类本身。古往今来,人类只有一个文明,即人类文明,任何文明不过是其中一个分支,或者源流。如果在不同文明之间有冲突,也只是不文明的冲突。对于世界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不断融合中消除不文明,而非将这个完整的世界像切西瓜一样分成两半,然后指着东边一半西瓜说,西边那半是你们的敌人。明眼人知道,如果这里真有文明的冲突,那也是发生在西瓜与握西瓜刀的那只手之间。

(原载《东方早报》,2008年12月30日,有删改)

1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托马斯定理的两项是 ( ) ( )(5分)

A.俄狄浦斯悲剧

B.算命时的心诚则灵

C.别有用心的恐怖分子招兵买马

D.上世纪的军备竞赛

E.广州大街上汽车拥堵。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在亨廷顿的支持者看来,911事件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及宗教差异造成的。

B.在亨廷顿的反对者看来,对过去的彻底遗忘是造成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因之一。

C.在罗伯特默顿看来,自我实现的预言和托马斯定理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D.在作者看来,手里只有一把锤子的人的确有可能把所有问题都看成钉子。

14.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并非真能自我实现,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请根据第④段的事例,简要概括预言变为现实的两个必备条件。(4分)

15.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主张不要笼统地提全球化,而应当对全球化加以分析。他说:在科学技术的层面,那些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先进科技更容易在全球推广。但是在精神的层面,因为涉及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要想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将某一种文化强加于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根据这段话,你认为袁行霈是支持还是反对文明冲突论?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选CE。

C.别有用心的恐怖分子招兵买马并不真是因为将情境定义为真实,所以作者才说文明冲突论会帮助别有用心的恐怖分子招兵买马。

E.广州大街上汽车拥堵使作者想到中国的车牌是不同文明能和谐相处的经典范例,而拥堵本身,不仅与托马斯定理 文明冲突论无关,与不同文明能和谐相处也毫无关系。

1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C。

选B。文章第二段说人类既会毁于对过去的彻底遗忘,也会死于对未来的无端想象(或者恐惧),又说俄狄浦斯悲剧讲的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摧毁人的生活的故事。可见, 对未来的无端想象(或者恐惧)是造成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因之一。

1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①人们相信预言真的会变为现实。②人们针对预言采取一定的措施。

(每点2分。将预言换成谣言,各点最多得1分。)

15.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C。

①袁行霈是反对文明冲突论的。②因为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主张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承认文化多元化,就意味着不同的文明应该努力寻求和谐共处之道。如果赞同文明冲突论,就意味着必须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将某一种文化强加于人,而袁行霈说,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可见袁行霈是反对文明冲突论的。

(判断准确2分。分析2分。如判断错误,本题不得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