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赴阙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小题2】本诗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阅读下列诗句,将你认为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两项诗句序号选出来,填写在【 】内。(4分)

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小题3】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4分)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唐】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劳歌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注:劳歌即忧伤离别之歌。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D

【小题3】《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的尾联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留恋。《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的尾联表现了诗人与故友于他乡相遇,又不得不各自奔波,依依惜别的深情。

【小题2】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考生对诗句思想情感的把握,首先了解例句的情感。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该句表达行旅怀乡的愁思。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该句表达友人重逢之喜悦之情。其它选项都蕴含着惜别的离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