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古代“酷吏”政治对现代法治的启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古代酷吏政治对现代法治的启示

唐美娟

酷吏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产物。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准绳,将官吏区分为循吏与酷吏。循吏被世人所推崇,也是儒者们为仕途之人所树立的为官典范,而与其相对的酷吏却成为儒人墨客攻击的对象。以酷吏一词用来形容官吏的政治手段及其影响结果并将其载入史书作为一个类传的,首创于司马迁。纵观已有的史料及研究性论文中,皆概括性地认为无论是哪一朝的酷吏皆为残暴酷烈,曲法滥杀的可恶之辈。如《辞源》对酷吏解释为以严刑峻法残虐百姓的官吏。这种片面的认识,使人们对酷吏产生误解。殊不知酷吏的出现及其发展是随君主专制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异的,不同时期酷吏的政治表现和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酷吏政治的前期与其之后有本质不同。

其实,酷吏并不是中国君主专制时期的官职称谓,酷吏大多任都尉、廷尉、中尉、中郎将、御史、御史中丞等与监察、司法相关的官职,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执法者,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城管,药监等部门的执法人员。酷吏是对一些官员的行政手段及所达到的绩效程度的描述词。在司马迁看来,执法严峻、行政过程中重刑法、敢于执法的官吏就被称为酷吏,《史记酷吏列传》中所记之吏皆为这一类人。

从咬文嚼字上来剖析酷字发现,其原本含义并不是指残酷暴虐。许慎的《说文解字酉部》载:酷,酒味厚也,从酉,告声。可见,酷之本意与酒有关,酒味厚是一个中性甚至偏褒义的词,在中国的饮酒文化中,酒味厚往往被认为是好酒。后来 酷才逐渐有了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程度的含义,从而就有了严酷、残酷等贬义词的出现。吏在《说文解字一部》中载: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从一就是要忠于一主即君王,即如孔子所说的为官之道臣侍君以忠,而史的另一解释是持中正之意,要不偏不倚。概而说之,吏就是要对君主忠诚,又不徇私枉法,严格执行政令之人。吏往往还充当教师的角色,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一项文化措施就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景帝也说夫吏者,民之师也。吏不仅是与基层百姓联系紧密的治民之人,也是民治榜样,是对百姓起教导作用之人。由此看出,将酷与吏结合,其最初本意在司马迁看来并不是指残暴、惨酷之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载民倍本多巧,奸轨弄法,善人不能化,惟一切严削为能齐之,作《酷吏列传》。由此可知,酷吏最初是以法对奸轨弄法的违法之人进行严格管理的官吏。

在中国崇尚人治的社会中,酷吏的本职是对国君负责。汉武帝时张汤等人的廉平成为后世官吏的仪表;而无道德仁义可言的来俊臣等人则是被唾弃的对象,他们虽皆被称为酷吏,但这种名同质异的巨大差异使二者不可相提并论。这也说明了在中国古代崇尚礼义教化的儒家思想之下,实行辅之以法时要把握法的度及执法形式和用法的目的、对象。张汤等人的为官执法行为为后世的官吏、执法之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不欺下,不媚上,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能与权贵奸恶之人作斗争,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同时还要保持自己廉洁高尚的一面。西汉时期的酷吏为现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执法环境的执法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尤其是随着各种高科技犯罪的频繁发生,怎样才能在执法过程中秉持中正,而又不越法度雷池一步,我们应从西汉酷吏的执法中总结经验。执法者首先要持中正,守廉洁,遵法度,才能真正将国家的法制落到实处,才能将法制受惠于百姓,这在崇尚法治,强调政治民主的今日也颇具借鉴意义。只有严格执法,执法公正,不恣意更改所依之法的内涵、范围,才能发挥法律应有的作用,这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法治,也才能真正改善吏治。(有删节)

1.下列关于酷吏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酷吏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期统治者用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但酷吏并不是中国君主专制时期的官职称谓。

B. 由于各种史料及研究性论文中的错误认识,酷吏在人们的认识中成为贬义词,甚至《辞源》都进行了不恰当地解释。

C. 今天的司法机关、政府机关的执法人员相当于古代的酷吏,酷吏含有对执法手段达到的绩效程度的描述意义。

D. 官员敢于执法、执法严峻、重刑法就被称为酷吏,《史记酷吏列传》中所记载的官吏都是这一类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酷吏政治的前期与其之后有本质不同,实际上不同时期酷吏的政治表现和内涵也有很大的不同,张汤与来俊臣就是证明。

B.严酷、残酷等贬义词的出现是酷后来兴起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程度的含义,原来的酷是中性甚至偏褒义的词。

C. 许慎认为,吏要对君主忠诚,又不徇私枉法,严格执行政令,他还是民治榜样,对百姓起教导作用之人

D.由《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载民倍本多巧,作《酷吏列传》可知,酷吏最初是严格依法管理违法之人的官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汤成为后世官吏的仪表,而来俊臣则是被唾弃的对象说明执法要把握法的度及形式和用法的目的、对象。

B. 酷吏的出现及其发展是随君主专制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异的,酷吏的名同质异的巨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C. 崇尚法治,强调政治民主的今日执法者要持中正,守廉洁,遵法度,将国家的法制落到实处,将法制受惠于百姓。

D. 真正意义的法治要像张汤执法时期一样,执法者严格公正执法,不随意改变法律的范围内涵,发挥法律应有的作用。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D.(应该是司马迁看来)

2. C.(后一句不是许慎认为)

3. D.(今天法治与西汉不能同日而语)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