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温文儒雅、宽厚待人,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关注现实、学以致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不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也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来要求自己。

只是一个哲学工作者

汤一介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后湖之滨的朗润园,汤一介度过了半个多世纪。小时候父亲很少管我们,也很少过问我们的功课。父亲教给我最重要的是传承祖辈的家风,学习做人的道理。汤一介记得,父亲曾经把他珍藏的一幅《颐园老人生日燕游图》拿给他,上面有一段祖父约700字的题词,其中他记忆最深刻的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食,随时而安,固吾立身行己之大要也。毋戚戚于功名,毋孜孜于逸乐。对此,汤一介曾解释说,事不避难就是困难的事情,你应该承担的就要承担;义不逃责即合乎道义的事情,你就应该负起责任来。他将这段为人处世的祖辈遗训当作座右铭,身体力行、孜孜以求,在中国传统哲学领域探寻真善美。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应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汤一介提出世界应和而不同,文明共存才是人类出路。他关注中西文化融合问题,强调中西兼通,提出要创造若干个中国化的西方哲学、建立中国话的解释学等。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汤一介集》,共计十卷,全面展现了汤一介的学术轨迹。

汤一介觉得自己不是哲学家,我是一个哲学史家。因为我并不认为我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哲学体系,我现在是研究一个一个哲学问题。好像我的长处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现在,不断地提出新的哲学问题来。

和而不同儒者范儿

汤先生是我认识的当代学人中最具儒者气象的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如此评价汤一介。生活中的汤一介沉静内敛、为人平和。我刚刚进校,汤先生即与我确定了未来博士论文研究的内容,以期较早准备,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2008年秋天到汤一介门下学习的杨浩说,汤一介一方面要求学生追求学问的严谨性,一方面又强调要继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关注现实的优秀品质。如果我们做错事情,他会严厉指出,但有时也予以宽容。

在汤一介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里,每个导师的学术观点不同,个人兴趣爱好也不一样。但大家相处融洽,每个人都心情愉悦。在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景海峰看来,中国文化书院的兼收并蓄、和谐融洽发展,与其主事者的处事风格和开放心态密切相关。作为中国文化书院的掌门人,汤一介为书院的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艰苦的努力,在他的带领下,书院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业绩,这份成功是与他的人格感召和宽广胸怀分不开的。

汤一介先生和夫人乐黛云先生都在各自学术领域卓有建树,可谓未名湖畔的学界双璧。60多年来,夫妻始终相互信任、携手相扶。每天上午,他们各自工作或读书;中午,身体不太好的汤一介睡个午觉;下午,二老或工作或参加一些活动;黄昏,他们常绕着未名湖散步。

勇挑《儒藏》重担

汤先生还是一名活跃的学术活动家、大型中国文化学术工程的组织者。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掀起了一轮传统文化热潮。从上世纪末的传统文化热,到如今的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经过近百年的沉寂,在顺利回应了西方文化的挑战之后,重新走上了复兴之路。近年来,汤先生又组织主持教育部重大学术项目《儒藏》工程。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盛世工程。汤一介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广保说。

汤一介家有两间书房,虽不大,却四壁环书。其中,整齐排列的《儒藏》精华编格外醒目。我们编纂《儒藏》的目标是,100年内不会有人超过,而且成为世界上通行的儒学研究本子。编纂《儒藏》始终是汤一介要实现的一个愿望。(选自2014年8月3日《经济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汤先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是中国哲学界在海外影响最大的学者,汤先生同时也是三十年来推动中国思想文化运动的著名知识分子。汤先生是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提出了若干重大哲学问题,高瞻远瞩地推动了整个学科的建制和发展。

(陈来《回忆与汤一介先生的交往》)

②还希望做点事本来我也可以在香港科大长期呆下去,但想想总还有些责任,应把未了之事做完了再说。

(摘自汤一介先生信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酌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汤一介先生牢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祖训,且以之为座右铭,身体力行、孜孜以求,在中国传统哲学领域探寻真善美。

B.20世纪90年代初,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汤一介当即撰文予以驳斥,提出世界应和而不同,文明共存才是人类出路。

C.汤先生沉静内敛,为人平和,心胸宽广,具有儒者风范和人格感召力。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他都能创造出和谐的氛围。

D.《儒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盛世工程,汤先生勇挑重担,组织主持。而今《儒藏》精华版已经出版,实现了汤先生提出的100年内不会有人超过的目标。

E.汤一介先生温文儒雅、宽厚待人,但对学生要求很严,学生有了错,他都会严厉指出,一意也不留情面,学生很畏惧他。

(2)文章在第二部分写到汤一介先生的夫人乐黛云先生,有何用意?(6分)

答:

(3)汤一介先生秉承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家风,义不逃责在文中是通过哪些事件具体体现出来的?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

答:

(4)汤一介先生成为国内外影响巨大的哲学家有哪些主要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1)A C , 选D E不给分, A 3分,C、2分,B、1分。(B、驳斥一词不够准确;D、实现了汤先生提出的100年内不会有人超过的目标说法不正确;E、学生很怕他于文无据)

(2)①写到夫人乐黛云先生主要是表现汤先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品质,这与他的工作也是分不开的。②写乐黛云先生也是对汤先生的形象的映衬烘托。③夫妻之间相互促进,比翼齐飞,大大丰富了汤先生的形象,使汤先生形象更加饱满。

(3)①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为应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汤一介提出世界应和而不同,并关注中西文化融合问题。

②创办中国文化书院,为书院的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艰苦的努力,在他的带领下,书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③勇挑重担,组织主持教育部重大学术项目《儒藏》工程。

(4)①具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将为人处世的祖训当作座右铭,身体力行,孜孜以求,在中国传统领域辛勤耕耘。②勇挑重担,追求高远,为事业付出巨大心血和艰苦努力。创办中国文化书院,主持教育部重大学术项目《儒藏》工程。③眼光深邃,高瞻远瞩,提出若干重大哲学的问题,推动了整个学科的建制和发展。④具有人格感召力和宽广胸怀,沉静内敛,为人平和。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