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点理解》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就是人化,就是化人,它使动物人成为社会人,野蛮人成为文明人。大自然创造了人、人类社会。人、人类社会创造了文明、文化,即以人化物,人化;而人、人类社会在创造文明、文化中也为文明、文化所创造,即以文化人,化人。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文联、作协代表大会上讲得很深刻: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的基因,即社会基因。没有文化,人,就是徒具人形而无人实的人,只是动物人,而不是人类社会的人;有了文化,才是既具人形又具人实的人。遗传基因、自然基因,使人具备人形;文化基因、社会基因,使人在人形的基础上具备人实。自然基因,就是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文化基因,就是马克思所讲的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精辟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可以成为这个民族的基因,即民族基因。民族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形成,民族凝聚力就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本民族的文化,这个民族本质上不复存在,只不过是一个具有相同的自然基因的种族而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丢掉自己的优秀传统,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就会异化,就甘于异化,不打自垮,自我毁灭。所以,同志一再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这片沃土上的。他告诫我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他对中华文化作了极其深刻、丰富而全面的论述。在同志等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怀下,教育部合乎民心,顺乎大势,制定并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核心就是它所含的哲理,而民族精神就是这一哲理的凝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哲理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由此体现出作为中华民族脊梁骨的民族精神,是不可屈服的、不可战胜的、生生不息的。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只有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这一古老的文明不但没有消亡,而且从未中断,在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磨炼着,充实着,发展着。
一个民族的文化哲理集中体现在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即对世界怎么看、对人生怎么看,对人生的价值(意义)又怎么看。中华民族的文化哲理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集中体现为整体观、变化现、本质观,即在空间上能全局地有联系地观察、思考与处理问题,在时间上能长远地发展地观察、思考与处理问题,在形而上层面能深入地辩证地观察、思考与处理问题。无怪乎比利时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就明确指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和协同,现代科学发展更符合中国哲学思想。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早就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性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美国物理学家F﹒卡普拉强调:东方宇宙观的两个基本主题是,所有现象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宇宙在本质上是能动的。而瑞士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汉内斯﹒阿尔文则呼吁: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上应该有着应有的主动权、导引权与话语权,应为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正因为有了整体观,天人合一,人生观与自然观交融,就由感悟自然进而感悟人类、人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关于社会的论述,不正是天人合一的一个生动体现吗?宋代程颐讲得很深刻: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中国哲学的源头是《易》,荆门出土的竹简就明确讲: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正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哲理凝集在整体观上,所以贯串于中华民族历史的民族精神首先的、主要的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一直就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很多著名海外华人从对中外文化的切身体验中,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取向就是国家重于家庭,家庭重于个人。这一价值观浸透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中华民族的历史伟人理解得更深刻:爱国,首先要爱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邓小平同志讲得多么好: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毛泽东同志所确立的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为民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一优秀传统。同志深刻提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节选自杨叔子《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点理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化就是以人化物,人化;文化也是以文化人,化人。
B.民族文化就是民族基因,民族基因包括社会基因和自然基因。
C.中华民族的文化哲理集中体现为整体观、变化观和和本质观。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养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马克思的论述生动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的告诫深刻强调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顺乎大势,《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制定颁布。
C.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汉内斯﹒阿尔文的呼吁充分肯定了中华历史的文化圣人孔子的智慧古老悠久。
D.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的表白深情地道出了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取向的国家重于家庭、家庭重于个人的爱国为民宗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胡锦涛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意谓人类社会的跃进创造了人类文明文化,人类文明的升华又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
B.普里高津讲: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和协同,现代科学发展更符合中国哲学思想。意谓中国哲学思想富于特色,其与现代科学发展相符合。
C.程颐讲: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意谓中华民族的文化哲理在世界观上集中体现为整体观,亦即在空间上能全局地有联系地观察、思考与处理问题。
D.荆门出土的竹简讲: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意谓中华民族的文化哲理凝集在整体观上,即天人合一,人生观与自然观相交融,就由感悟自然进而感悟人类、人生。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B(民族基因不包括自然基因。)
2. C(阿尔文的呼吁强调了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上应该有着应有的主动权、导引权与话语权。)
3. B(是现代科学发展符合中国哲学思想,而且是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