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
川端康成
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父亲说:这颗红梅的花儿,几十年来都是从下面的枝桠开始绽开的。自从你嫁过来以后,也没有改变过。
我没有这种感觉。母亲没有附和父亲的感怀,父亲很不服气。
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过梅花。
那是因为你稀里糊涂地虚度岁月。
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的一生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
不觉间,话题转到新年的糕点上来。
父亲说他正月初二,在风月堂买了点心回来。母亲却强调没有那回事儿。
瞧你,我不是让车子在明治糕点公司那儿等了一会儿,又坐这部车子绕去风月堂吗?我的确在这两家铺子买糕点了嘛。
你的确在明治糕点公司买了,可是,自打我到这个家来以后,就不曾见你在风月堂买过什么东西。
言过其实了吧。
当然,我从来没尝过嘛。
别装糊涂了,过年你不也吃过了吗?我的确买回来了嘛。
唉,真讨厌。大白天说梦话,你不觉得害羞吗?
咦?难道是我┈┈
女儿在厨房里准备午餐,父母的争论全听见了。她是了解真情的。但她无意开口,只顾微笑地站在锅台边上。
的确带回来了吗?母亲好不容易只对父亲在风月堂买过东西这一点,准备予以承认似的,可她又说:不过,我没有看见过呀。
我是拿回来了嘛┈┈会不会忘在了车厢里?
父亲的记忆也发生了动摇。
怎么会呢┈┈要是忘在车厢里,司机一定会送来的。他绝不会悄悄拿走,是公司的车子嘛。
这也是啊。
女儿忐忑不安。
母亲似乎全然忘却了,这够奇怪的。父亲被母亲这么一说,似乎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这就更加奇怪了。
正月初二那天,父亲乘车兜风,是去过风月堂买了许多糕点回来的。母亲也品尝过了。
沉默持续了一阵子,母亲骤然想起来似的,直截了当地说哦,哦!是糯米面小饼!你是买过糯米面小饼。
对嘛!
有绿豆馅点心,铜锣形馅点心,还有许多糕点,真叫人不好办吶。
对嘛。我是买回来了嘛。
不过,那种粗点心是在风月堂买的?那种东西。
是啊。
哦,对了,对了。的确,我把它给谁了。用纸包好,是给人家了。。。。。。啊,是给谁了呢?
对啊,是给人家了。
父亲如释重负,接着他又说:是不是送给了房枝呢?
啊,对,是送给了房枝。对,我还说让孩子看见了不好,是悄悄包好送去的。是啊,是房枝?
唉,确实是那样。是送给 房枝了。
父母的对话暂告一段落。他们感到彼此的谈话一致了,各自都得到了满足。
然而,这与事实也不尽相符。点心并非送给原来的女佣房枝,而是送给了邻居的男孩子。
女儿正在等待着:母亲会不会又像方才那样想起点心到底给谁了呢?饭厅里鸦雀无声,只传来了铁壶的响声。
女儿端上做好的午饭,摆放在被炉板上。
好了,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父亲说。
听见了。
你妈糊里糊涂,真让人头疼。而且还越来越固执了。好了,平时帮着你妈记着点,好吗?
究竟谁糊涂?你爸爸也┈┈今天的风月堂话题,我认输了。不过┈┈
关于房枝的事,女儿欲言又止。
这是父亲辞世前两年发生的事。父亲患轻度脑溢血症后,基本上不去公司上班了。
打那以后,红梅照例从下边的枝桠先开花。女儿经常回忆起父母关于风月堂的这段对话。然而,她不曾跟母亲言及。因为她觉得母亲早已把这件事忘却了。
19.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家庭氛围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女儿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红梅先后两次出现,有哪些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试作探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9. 生活平凡琐碎、互相关心、对于生命老去的淡淡的忧伤(3分)
20.第一处写女儿微笑着听着父母的争吵,表达了她对这种极具生活气息的家庭氛围的喜爱;第二处的欲言又止写出了女儿对父母身体状况的担忧。(4分)
21.①第一次,由红梅哪支先开花的争论,引发父亲对人生命短暂的感慨,并为下文买点心争论作铺垫。②第二次,写红梅照例从下边的枝桠先开花是为了证实父亲的感慨,并写出女儿对红梅依旧,父亲不在的感伤。③两处内容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向前发展。(6分)
22. 有助于刻画小说中女儿的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也有助于表现家庭惯常的生活状态,平凡而琐碎;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表达对这种美好的生活点滴的追忆。(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