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莲花落 穆时英 飘泊着,秋天像黄叶子似地,一重山又一重山,一道水又一道水我们是两个人。 和一副檀板,一把胡琴,一同地,从这座城到那座城,在草屋子的柴门前,在嵌在宫墙中间的黑漆大门前,在街上,在麦场里,我们唱着莲花落,向人家化一个铜子,化一杯羹,化一碗冷饭我们是两个人。 是的,我们是两个人,可是她在昨天死了。 是二十年前,那时我的头发还和我的眼珠子那么黑,大兵把我的家轰了。一家人死的死了,跑的跑了,全不知那去啦,我独自个儿往南跑,跑到傍晚时真跑累了,就跑到前面那只凉亭那儿去。就在那儿我碰到了她。她在里边,坐在地上哭,哭得抽抽咽咽的。我那时候儿还怕羞,离远些坐了下来。她偷偷儿地瞧了瞧我,哭声低了些。我心里想:劝劝她吧!这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哭。 别哭了,姑娘!哭什么呢!我坐在老远的跟她说。 她不知什么时候停了的,不哭啦。我把脑袋回过去瞧了瞧,她也赶忙把脑袋回过去,怕难为情,不让我瞧她的脸,我便从后边儿瞧着她。她在那儿不知道在吃什么,吃得够香甜的。我咽了口儿粘涎子,深夜里听起来,象打了个雷似的。她回过脑袋来瞧,我不知怎么的,又咽了口儿粘涎子,她噗哧的笑出来啦,我好难为情!她拿出个馍馍来,老远的伸着胳膊拿着。我也顾不得难为情,红着脸跑过去就吃,也不敢说话。 多谢你!我说。 吃完了,她又给了我两个。 你怎么会独自个儿在这儿的呢? 一家子全死完咧!她眼皮儿一红,又想哭啦。我赶忙不做声,过了回儿,等她好了,我才说道:怎么呢? 他们打仗,把我们一家子全打完咧。 你到哪儿去呢? 我能到哪儿去呢? 你打算逃哪儿去? 我没打算往哪儿逃,带了几个馍馍,一跑就跑到这儿来啦,你呢? 我连粮食也没带,没叫大兵给打死,还是大运气,那能打算往哪儿跑?跑到哪儿算哪儿罢咧。 我们老远的对坐着说话儿。 时候可真不早了,天上的星密得厉害,你挤我,我挤你,想把谁挤下来似的。凉亭外面的草全在露水里湿着,远处几棵倒生的树向月亮伸着枝干。一阵阵风吹过来,我也觉得有点儿冷。亭子外边儿一只夜鸟叫了一声儿,那声气够怪的,象鬼哭,叫人心寒,接着就是一阵风。她把脖子一缩,哆嗦了一下。我瞧了她一眼。 你还是坐过来些吧?她说。 你冷吗? 我害怕。 我挪过去贴着她坐下了,她便靠在我身上道:我累了!就闭上了眼。 我瞧着她,把我的疲乏,把我的寂寞全丢了。我想,我不是独自个儿活在世上咧,我是和她一同地在这亭子里我们是两个人。 第二天起来, 我们就一同往南走。也不知跑哪儿走,路上她不说话,我也不敢说话。走到一家镇上,她说:我真饿了。我就跑到一家大饼铺子那儿,跟那个掌柜的求着,那掌柜的就象没听见。我只得走了开来,她站在那儿拐弯角儿上,用埋怨的脸色等着我,我没法儿,走到一家绸缎铺子前面,不知怎么的想起了莲花落,便低了脑袋:哎呀哎子喂!花开梅花落呀,一开一朵梅花!腊梅花! 我觉得脸在红起来,旁边有许多人在围着看我;我真想钻到地下去。这时候儿我猛的听见还有一个人在跟着我唱,一瞧,却是她,不知那儿弄来的两块破竹片,拿在手里,的的得得地拍着。我气壮了起来,马上挺起了胸子,抬起脑袋来,高声儿的唱着莲花落我们是两个人在唱着。 就从那天起,漂泊着,秋叶似地,从这座城到那座城。 昨天晚上,我们坐在一条小胡同里。她有点寒热,偎在我的身旁,看了我的头发道:你的头发也有点儿灰了。 可不是吗,四十多了,那能叫头发不白。 我们从凉亭里跑出来,到现在有二十多年,快三十年咧。光阴过得真快呀! 我抬起脑袋来:在屋檐那儿,是一只弯月亮,把黑瓦全照成银色的。 可是我真倦了!她把脑袋靠在我肩上,好重。 我也没理会,只管看月亮,可是她就那么地死去咧。 和一副檀板,一把胡琴,一同地,一道水又一道水,一重山又一重山,在草屋子的柴门前面,在黑漆大门前面,在街上,在麦场里,我们一同地唱着莲花落。我们在一块儿笑一块儿哭,一块儿叹息,一块儿抹眼泪:世界上有个我,还有个她 我们是两个人。 是的,我们是两个人,可是她在昨天晚上死了。 (有删改) (1)对文中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二十多年前,我和她傍晚时分在凉亭不期而遇,我们的家庭都毁于战争,当时我们二人已做好了逃离故乡、四处漂泊的打算了。 B、作品和环境描写不多,但很精当,如亭子外边儿一只夜鸟叫了一声儿,那声气够怪的,很自然地促进了我和她坐在一起的情节的发展。 C、我在大饼铺子那没要到吃的,没办法,因男人的尊严和饥饿的驱使,我迫不得已到了绸缎铺子前唱起了莲花落,希望能要到一点食物。 D、临死前她说了句可是我真倦了,一语中的,她因四处漂泊而身体疲倦,又因四处漂泊遥遥无期而心生厌倦甚至绝望。 E、我她、一副檀板、一把胡琴,一起漂泊流浪,不管时局多么动荡,我们只要在一起,心里就是温暖幸福的。 (2)作品中的她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作品中多次出现我们是两个人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作品为什么以莲花落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⑴(答D给3分,B给2分,A给1分;答C、E不给分A、她并没有打算往哪儿逃;C、唱莲花落的原因是她埋怨的脸色和饥饿的驱使,男人的尊严属于无中生有;E、时局动荡,他们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温暖和幸福。) (2)①为人热情,善良。她拿出个馍馍来,老远的伸着胳膊拿着,吃完又给了我两个。②善解人意,做事大方。跟着我唱莲花落,还打着竹板。③坚忍。漂泊二十多年,一直唱着莲花落谋生。 (3)①多次出现,反复咏叹,形成强烈的视觉和感情冲击,便于营造氛围和抒发感情。②在结构上,前后呼应,使结构更严谨。③在主题上,表现我对她的深深爱意和两人相濡以沫、共度时艰的可贵品质,深化了文章主题。④我和她是两个人,可是现在她死了,剩下我一个人孤苦无依,与现在的的我形成对比,表达了我心中深深的悲痛和哀思。(答对三点即可。) (4) ①增加美感和文学气息。②我和她因为唱莲花落而加深了感情,心与心相通,并从此一起到处漂泊。③我和她一起唱着莲花落谋生,生活了二十多年,彼此不可分离。④我和她都 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以唱莲花落谋生,深刻表现了时局的动荡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每点2分,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