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①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花儿一样的梦。
②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③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人回去,心也回去。
④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嗞嗞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子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⑤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⑥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⑦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⑧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⑨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⑩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有删改)
11.结合具体语境,简析③⑤段中画线词语的情感内涵。(2分)
(1)连滚带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抵足而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第⑥段关于父亲铺床的细节描写。(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⑨段写席梦思,有什么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简析本文的结构特点。(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尾处,为什么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会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答案】 (1)状写归途艰难,自嘲的背后深含归乡情切。
(2)形象地表现了父子间关系亲密,骨肉情深。
【解析】解答此类题要注意理解词语出现的语句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句的意思把握词语的内涵。比如连滚带爬一词,出现在第③段,写作者有一年冬天回家的景象。分析这个词语的内涵时,一方面要写出词语描写的对象的特征,比如艰难;另一方面要写出体现的作者情感归乡心切等。同样的,扺足而眠在第⑤段,写作者与父亲一起休息的状态,表现了父子情深。
12.【答案】
(1)捏撸切铺等一系列动作细节,显示出父亲铺床的娴熟与细致,倾注了对儿子深沉的爱。
(2)虚境实写,使想象的情景更加真切;在情意相通的感念中,凸显父恩难忘。
【解析】所谓细节是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从写作方法看,第⑥段描写的是想象的场景,属于虚写的范畴;从动作的细节描写的角度看,这段话中的捏撸切铺等表现了父亲做这件事的熟练程度;从抒发的情感的角度看,表达了两个方面:一是父亲对儿子的爱,二是儿子对父亲的爱。回答问题时可以分条列举,比如先从想象的角度分析,再从父亲的动作的角度分析等。
13.【答案】
(1)席梦思与稻草床,指代城市与乡村两种生活,隐含现代与传统的差异。
(2)告别稻草床而习惯席梦思,暗示久居城市的人们逐渐失去与乡村的精神联系,含有反思的意味。
【解析】第⑨段主要写作者离开家乡到城里去、在城里的生活情况。作者写乡村和城里生活时使用了象征的手法,把稻草看作乡村生活的象征,把席梦思看成是城里生活的象征。同时注意,全家人睡席梦思后的情况:第一次感觉不舒服,腰痛;时间久了,习惯了席梦思并且忘记了与稻草在一起的日子。言语表述中隐含着作者的反思。
14.【答案】
(1)梦起梦结,首尾呼应。
(2)以稻草床为线索,使文章成为有机整体。
(3)现实返乡与精神返乡彼此对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4)虚实结合,深化文章的主题。
【解析】把握文章结构要关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以及线索、情节等。一般要识记一些特殊文段的作用。如开头段:开门见山,揭示主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等。过渡段:承上启下,转换自然等。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等。然后根据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1)故土情真,父子情深,游子思乡的渴念得到满足。(2)稻草父亲别有意蕴,寄托了传统乡村的文化理想。(3)迷茫的现代人,借归乡之途完成了精神的寻根之旅,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
【解析】结尾部分的这些语句的主要作用是总结上文、表达作者情感等。回答问题时,可以分析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所体现的意义,即稻草父亲体现的人生、社会意义以及表达出来的我的情感等。比如睡在稻草上体现出来的是我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的思念;而睡在父亲身边,体现的是我与父亲的父子情深等。同时还要注意,稻草加上父亲,体现出来的是我对乡村文化的追忆和思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