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训诫:告诫,教导。
耸sng立:高高地直立。
峭壁:陡直的山崖。
颤chn抖:哆嗦,发抖。
嶙ln峋xn:文中指人瘦削。
凝nng视:聚精会神地看。
啜chu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hn:诧异,惊奇。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头晕目眩xun:头发晕,眼睛发花。
小心翼翼y: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文中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
2、相关知识:
关于《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次爬山经历,感情到一个具有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
二、文章脉络
文章共23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13),冒险。写我跟着小伙伴们爬上了半山腰的一块石架,上下不得。
第二部分(14~22),脱险。写我恐惧地伏在石架上,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之下,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石架。
第三部分(23),感情。写由小时候爬山的事感悟出的人生道理。
三、写作方法
1、叙事技巧娴熟
本文在叙事中注意前后照应,注意设下伏笔,使得文章记叙周密。我的病弱在文中前后照应。文中几处提到杰利,笔笔都有匠心,杰利叫我别做胆小鬼、杰利的不放心都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本文采用倒叙的笔法,用笔俭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结束回忆也用笔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收与正文浑然一体。
2、描写准确恰当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
文中人物的语言准确地反映出人物各自的性格。如我的胆怯、父亲的耐心细致,都在文中有恰到好处的描写。
我的动作、心理使得整个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景物描写的交代、渲染、衬托作用,都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3、小中见大,哲理深刻
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平白,但仍耐人品读。就选材而言,无疑是以小见大的典范。这样的小事,无论对哪个人而言都是比比皆是。小事的升华得益于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平白却富有冲击力和音乐感的标题表述方式,当然也得益于作者对人们常规思维的突破:人们常常习惯目光长远,却常常忽视走一步与再走一步对困境中的人生巨大的支撑力量!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以孩子的口吻叙事使本文更适于孩子们阅读。无论情节叙述、心理描写还是语言风格都属于孩子们。这篇文章也给那些成人化的学生作文提供了优秀的反例,它让人深思:对孩子而言,到底什么事才是有意义的事呢?
|
四、重难点导析
⑴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解决这个困难的关键是什么?
我和小朋友们在游戏中,不经意地爬上了一堵垂直的峭壁,下不来,我很恐惧,伏在岩石上不敢动弹。暮色中父亲用手电筒照着,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将一个大困难转化为一个个小困难,一个个自己稍作努力就能解决的困难。在解决这些困难中,我逐步树立了信心,直至信心大增,直至克服了困难。
⑵我遇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能分别说说吗?
这个题目设计旨在引导大家养成细心阅读的习惯,学会边阅读边归纳、分析。困难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①悬崖陡峭,在我眼中是一堵高不可攀的险峰;②我孱弱多病,八年来身体一直不好;③暮色苍茫,大地越来越暗。
⑶为什么别的孩子爬上山顶,而我不能?文中好多处提到杰利,有何用意?
此题仍然是培养我们细致阅读的习惯。我不能爬上山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我的身体原因造成的。文中多处提到了我体弱多病,细心阅读就不难发现,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是直接交待,我全身颤抖,冷汗直冒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心惊肉跳几乎晕倒以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等是侧面暗示。阅读中要善于找出这些带有铺垫作用的句子,体会写文章的周密表达。
多处提到杰利,也是行文的需要,一方面表现他是富有友情的。起初他鼓励我别做胆小鬼;当大家离去时,他看起来好像有点不放心;最后是他领着父亲来找我的。杰利是个和其他孩子一样贪玩,又有别于其他孩子的小朋友。另一方面因为杰利这个富有友情的小朋友的存在,为后文与父亲找到此处埋下伏笔,使文章行文更加严密。
⑷你对父亲找到我后不上山崖去接我是如何理解的?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理解文章的深层次的内容。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孩子。细读父亲怎样教我下来,很值得人深思。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历一次磨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父亲这样做,只给指导、鼓励,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
⑸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石架的情形吗?
从内容上看,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已不局限在我那次下悬崖石架的经历了。而是指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在面对这些挫折时,不要想整个困难有多大,而只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一步步走,直至解决所有困难。在文章中,这段文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哲理凸现在读者眼前。
走一步,再走一步首先是指那次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其次还指人生面临挫折时克服挫折的一步步具体行动。
【练习解答】
一、文中有亨特心理活动的直接描述,他是通过行动、语言描写来刻画的,要仔细体会。后一问可由学生根据对人物的认识来回答,但要把握住基本点:身体不好,一向胆小,面对困难紧张乃至恐惧,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好方法,战胜了自我。
二、成就感指终于下了悬崖的成功,战胜了怯懦的成功,运用父亲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经验的成功。对于亨特来讲,是非常了不起的,是战胜自我的成功。
三、读这篇课文,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壁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四、略。
【类文品读】
①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
②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里头全是我公司职员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吃要喝,为了他们,我想不干都不行,我是被逼得往首冲。
③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使你往首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
④没错啊,我自己的雄心和理想当然也逼我冲。想想,一个人不被逼,不被环境逼、理想逼,怎么可能成功?
⑤我就是一个很全逼学生的老师。学生找我学画,我会建议他们用自己最珍爱的工具,因为我发现当他花了一笔令他心疼的钱之后,他们就不会轻易放弃。然后,他们愈画愈好了,得到我的夸赞,盼着下次还能受赞美,于是加倍地努力。除了我遇,他们也自己遇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我班上许多作品入选美展和得奖的学生,都是在这样内外交逼的情况下造成的。从另一个角度看,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遇自己?为了以身作则,让学生每个礼拜都能见到老师新作品诞生,我也不得不画,因而有了更多的成绩。教学相长不也是教学相逼吗?
⑥一个在家从来不入厨房的人,留学在外,居然烧得一手好莱,因为环境逼。一个登山者,跳过一条他平常绝不敢跳的深沟,因为有只野兽逼。所幸世界上有逼这件事,我们才能超越自已,完成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于是你该理解下面这段话的道理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⑦这段话说的不就是四个字吗?
逼你成功。
1.简析第②段描写和语言上的优点。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划线处内外交逼的意思是:。
3.⑥段划线引文是谁的名言,引文在本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请给本文拟个题目。
5.谈谈你今后如何对待逼?
(参考答案:1.人物神态描写如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较具体形象;语言描写用包袱作比喻显得生动形象。 2.外部环境的压力与内在理想的动力交互作用,促使走向成功。 3.孟子引用名言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深化题旨,总括全文。(意思对即可) 4.逼你成功(语言概括简洁,能抓住主旨即可) 5.今后我要积极乐观地对待逼,变压力为动力,并且自觉加压,从而逼自己走向成功。(此为可有不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