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恐龙灭绝与“核冬天”》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恐龙灭绝与核冬天

①世界各地发现的恐龙化石,描绘了一幅6500万年前恐龙这种巨大的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图景,然而,全盛期的恐龙突然神秘地灭绝了。

②关于恐龙突然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有的说。是因为恐龙的食物由蕨类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导致恐龙中毒;有的说是因为全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等等,但目前看来,有一种假说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那就是灾变说,即地球突然遭到天外高速飞来的一颗陨石或彗星的撞击。撞击本身并没有杀死多少恐龙,恐怖的是撞击以后带来全球气候变化:撞击溅起的粉尘冲天而起,一直飞上十几公里高的空中,然后慢慢地弥漫开来,充满天空,阻挡了太阳的光线,大地一片黑暗,地球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地球成了一个冰雪球。陆地上植物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了,导致了食物链崩溃。即使天外来客撞向海洋。结果也相差无几,无非是粉尘换成了水蒸汽

③恐龙及其他物种就是这样灭绝的。

④如果说这恐怖的一幕险些在地球上重演,或人类险些像恐龙一样成了灭绝的物种,也许有人会认为是危言耸听,其实不然,核大战就能做到这一点:冷战期间,人类数次同核大战擦肩而过。

⑤也许,人类能够避免核大战,避免恐龙悲剧的重演,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有人及时指出了这一点。

⑥这个人就是美国著名的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也许恐龙灭绝原因的研究和假说启发了卡尔萨根,还有他十分熟悉的行星知识帮助了他,1983年他和他的几位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核冬天》。这篇文章向人们描绘了如果爆发核战争,核爆炸引起的烟尘将遮蔽太阳的光芒,地球将进入数周或数月的黑暗之中,地球表面温度大约会下降到平均25℃左右,绿色消失,江河封冻。卡尔萨根十分熟悉九大行星之一的火星,他用火星来比拟核冬天:火星因为经常性的尘暴,整个星球被沙尘所环绕,粉尘阻挡了大阳的辐射,使火星变成一个40℃左右的冰冷世界,一片荒芜凄凉的景象。卡尔萨根告诫政治家,如果爆发核战争,地球就将成为第二个火星,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将在地球上消失。

⑦然而在核冬天的理论出现之前,核大国的领导人对核战争的后果估计得并没有严重到这种程度。前苏联的国防部长布尔加宁说:核武器并不像帝国主义分子所说的那样可怕。毛泽东说:原子弹是帝国主义分子用来吓唬人的纸老虎。美国一些国防专家最悲观的估计也只是会死几亿人,但大部分人和国家还会继续存在。

⑧卡尔萨根的核冬天理论出现之后,引起极大的震动,核战争的代价已经从可以对付变成无法接受了。

⑨也许卡尔萨根的核冬天过于悲观了,但是核战争一旦发生,人类可能就丧失了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我们最好还是相信核冬天而不是纸老虎的理论。

⑩卡尔萨根核冬天理论的一个逻辑延伸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监督核武器,无论它离我们远还是近,因为核武器事关我们这个物种的生存。

17.根据灾变说的理论,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恐龙灭绝的过程。(3分)

18.核大国的领导人对核战争爆发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请用用自己的话把不足之处概括出来。(3分)

19.核战争一旦发生,人类可能就丧失了改正错误的机会。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

。(3分)

20.核战争、核泄漏关乎人类的存亡。日本福岛核泄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核技术应用何去何从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7.答案:地球遭到天外来客的撞击,溅起的粉尘充满天空,阻挡了太阳的光线,地球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陆地上植物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导致了食物链崩溃,恐龙灭绝。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没考虑到核战引发的全球性气候变化及其严重后果。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核战一旦爆发,人类将要灭亡。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观点客观公允,语言得体流畅即可。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