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山路对歌,山野漫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15分)
①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②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③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20.用‖给上面三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3分)
答:
21.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中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4分)
答:
22.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这些歌声具体指什么歌?(2分)
答:
23.由呈贡进城的一路景色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2分)
答:
2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到什么作用?(2分)
答:
25.下面的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文中所提到的哪种方式?(2分)
①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②小乖乖 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外
外哟 来,街前卖嘛?哪样长长你跟前喽。
答:① ②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0.①②‖③ 第一层:山路对歌 第二层:山野漫歌
21.多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与下文也唱其他故事相照应。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在结构上起总领作用。
22.①各种山鸟呼朋唤侣的声音;②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的山歌。
23.一路景色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铺垫,是烘托映衬,而赶马女孩的歌唱是本段描写的中心。
24.外貌描写 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场景。
25.①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的方式。②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