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周庄水韵》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周庄水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3、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阅读提示
你了解周庄吗?
周庄江南第一水乡,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昆山市境内,始建于公元1086年。原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宋代迪功郎周君在此设庄,舍宅为寺,百姓感其恩德,故称此庄为周庄,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由于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故历代免遭战乱,900多年来仍保留独特的古朴的江南水乡风貌。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二、我阅读,我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斑斓()眩目()仲春()摇曳()
参差()谛听()娴熟()璀璨()
2、解释下列词语:
斑斓:飘忽:
参差:璀璨:
如泣如诉:
张灯结彩:
瞬息万变:
稍纵即逝:
3、阅读完课文,周庄在你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提示:可以运用一些诗词句或修辞手法等。)

三、我阅读,我理解
1、开头三段,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那么作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作为游记,作者曾经几次游周庄?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水韵图画?你觉得描绘最详细的是哪一次?

3、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描绘了周庄的哪些景物?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4、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我阅读,我品味
1、从文中划出最能表现周庄水韵的语句,说一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可参照思考与练习二)

2、将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并仿照其句式、修辞等特点进行仿写。

3、通过欣赏,你知道本文为何命名周庄水韵而不是周庄水乡、古镇周庄吗?

五、我阅读我探究
1、本文在写作上是否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呢?

2、朗读课文附文《江南》,想想诗中描写的江南和课文描写的江南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二、我阅读,我感知
1、斓ln眩xun仲zhnɡ曳y参差cēncī谛d娴xin璀璨cuǐcn
2、斑斓:颜色错杂灿烂。飘忽:捉摸不定。参差:指不整齐,不一致。璀璨:形容光彩鲜明。如泣如诉: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这里形容声音柔细。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3、(1)充满诗情画意,如一曲悠长的乐曲,如一幅写意的画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小桥流水人家
(3)水给古老的旧镇带来了生命,带来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韵味
三、我阅读,我理解
1、三方面:水中倒影、水上石桥、水傍古镇。\\\\作者印象:这样的景象,还有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2、三次:第一次仲春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略)
第二次冬天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略)
第三次春夜犹如多姿多彩的神奇童话(详)
3、景物:楼房,小街,彩灯,小河,花船,礼花(水景)
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由天上写到地上,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古镇的欢呼。
4、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后充满了生机,反映了周庄人们的幸福生活,具有对外开放意识。
四、我阅读,我品味
1、第一次:视觉:色彩,雨雾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视觉:色彩,水(雪)之色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的版画;
听觉:声音水之声如诉如泣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
第三次:视觉:色彩(彩灯、花船、星光、礼花);听觉:声音(音乐、爆炸声、欢呼声);动静相结合
3、水韵:水的情趣,水的韵律
五、我阅读我探究
1、①按照时空顺序,多角度去描写景色。②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③运用多种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绘。
2、一诗一文同写水乡,但选材及构思不同,《周庄水韵》写小桥,流水,游人,以及小镇节日的灯花和欢乐的氛围,而《江南》写江南水乡,视野比较开阔。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