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风比作弹奏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风穿行江南瓦的情形,说明了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这一观点。
2.因为炎夏的阳光照射在屋瓦之间,升腾起一缕如梦似花的轻烟,日影飘然,轻烟舞动,仿佛瓦也在日光下跳舞一般。
3.委婉地表露了对江南瓦在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城市文明的逼迫下渐入历史暗角的担心,含蓄地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诸如以瓦、瓦蓝等为代表的传统的农耕文明、乡土的自然朴素本真的生活方式的日渐消失的忧思。
4.这是一篇隽永的托物抒情散文。作者从江南瓦的外观、结构、瓦缝的风声、檐下的滴雨、瓦上的日光烟影、屋瓦的积雪消融、瓦上的野草与苔藓等多个侧面表现其形、声、色、态、神的个性特征,写出了对江南瓦的喜爱,含蓄地表达了对传统的农耕文明、乡土的自然朴素本真的生活方式的日渐消失的忧思。
16.文章开头将瓦比作江南的帽是否恰当?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3分)
17.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联系具体内容及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分析它有什么作用?(4分) 18.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的?为什么?(4分) 19.以小见大是散文常用的表现方法,就是通过 常见的、具体的一些人、事、物,却表达了广泛而深刻的自然、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你认为《江南瓦》是怎样使用以小见大的方法的,请你联系文章具体内容作一些分析。(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6.(3分)恰当。被江南瓦一层一层盖着的屋顶就像帽子,(1分)而江南瓦能够遮风挡雨,使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2分) 17.(4分)对比。(1分)将江南瓦与琉璃瓦对比,突出江南瓦卑微粗糙的特点,反衬它卑微中的崇高,(1分)粗糙中的伟大强调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更深入地揭示作者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2分) 18.(4分)①含蓄地表达了对在以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逼迫下,瓦瓦蓝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日渐消亡的忧思。(2分) ②示例一:这种担忧没有必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必然。 示例二:这种担忧有必要。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不能以牺牲它为代价来发展现代文明,应该加以大力保护,使其与现代文明和谐并存,共同发展。(2分) 19.(4分)一片小小的江南瓦,传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分)一丝浅浅的忧思,却提出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怎样对待文化继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