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唐玄宗时,承平日久,毁戈牧马,罢将销兵,国不知备,民不知战。及安史之乱,仓卒变生于不图,文士不足以为将,市人不足以为战,而神器?几危,旧物?几失。吁,战岂可忘乎哉!
(节选自《百战奇略》)
【注释】①神器:古代指帝位、政权。②旧物:指先代遗物。这里喻指江山。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②又何间焉 间
③国不知备,民不知战 知
8.用现代汉语分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文士不足以为将,市人不足以为战。
9. 【甲】文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用原文回答);【乙】文论述的观点是 (用原文回答)。从【甲】【乙】两文得到的启示是
(5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7.①目光短浅②参与③了解、懂得(3分,每题1分)
8. 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根据实情判断。
②文官不能充当将领(指挥打仗),百姓不能(对敌)作战。(4分,每题2分)
9.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战岂可忘乎哉。 示例:取信于民;国家虽然处于和平安定,忘记战备也是危险的;讲诚信;居安思危。言之成理即可。(5分,前两空各1分,启示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