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观书有感》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就是,照人的镜子,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不是一渠水,它相当于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字,就已经包含了。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而且,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而且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中考预测】

1.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明净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飘动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镜子中荡漾。(说明:语言要生动、形象)

2.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或: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