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满井游记》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满井游记

一、词义:

局促:拘束。 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 若脱笼之鹄: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娟然:美好的样子。 偕:文中意思为:共同,一块儿。 茗:茶,文中是煮茶的意思。 堕事:耽误公事。堕,坏,耽误。 恶能无记:安,哪。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用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艳装骑驴的。蹇,原是跛足的意思,引申为驴。

一词多义   

14.乍:   

波色乍(zh) (初,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xi)也 (突然,忽然)   

15.   

偕(xi)数友出东直 偕:偕同,一起。

宠辱偕忘 (一起)   

16.   

冻风时作 (刮起)   

属予作文以记之(写)   

4、鳞   

鳞浪层层 (名词作状语,像鱼鳞)   

呷浪之鳞 (代鱼)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鱼鳞)   

5、然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的样子)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然而)   

6、虽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虽然)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死则已后矣 (即使)   

7、得   

欲出不得 (能,能够)   

悠然自得: (得意)   

得道多助 (施行)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我而为(wi)之(通德,感激)   

8、时   

冻风时作 (时常)   

时而献焉 (到时候)   

9、之   

脱笼之鹄 (助词,的)   

倩女之靧面 (舒缓语气,不译)   

郊田之外 (限定关系,以)   

词类活用   

泉而茗(mng)者,罍(l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茗:茶,这里是动词,煮 茶。罍:酒杯这里是动词,举杯。)   句意:汲泉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   

特殊句式   

倒装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宾语前置句,未之知就是未知之)   句意:才知道郊外未尝没到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通假字   

1.不以游堕事:堕通隳,毁坏。   

2.恶能无纪:纪通记,记载,记游。   古今异义   局促一室之内   局促------古义:拘束,限制   今义:紧迫,拘谨,不自然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袁宏道在明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兄宗道、弟中道时号三袁因为他们都是湖广公安人,又称为公安派,宏道实为领袖。

2、关于背景: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袁宏道再次做官,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文中曲折地表现作者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寄情山石草木的情怀。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感,谕示读者以入生哲理。

二、文章脉络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北国的早春。时间:花朝节后。地点:燕地。环境: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第二部分(2),描写满井春色。水:冰皮始解,清澈见底。山:为晴雪洗,鲜妍明媚。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泉而茗,罍而歌,红装而蹇。鸟鱼:悠然自得,皆有喜气。

第三部分(3),物我交融。(议论)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余之游将自此始。
三、写作方法
⑴白描的手法。
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明如画。
⑵拟人的写法: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趋向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
⑶生动的比喻: 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袁宏道运用起来自有他的新奇之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比喻很贴切,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四、译文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过了花朝节,冬天的余寒还甚为逼人,冷风时时刮起来,刮风时一片飞沙走石,(我)只得拘束在房间里,想出去也不能够。每每顶着寒风快步行走,不到一百步就又回来了。

二月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