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星星变奏曲》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星星变奏曲》导学案(教师用稿)

学习目标:

1.查找资料,简介朦胧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作品。

2.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3.感悟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2.感悟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学法指导:

1.诵读法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全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要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会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从而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 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围绕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学习这首抒情诗,要借助对形象的感悟,把握丰富内涵,深人体会诗中的思想情。

3.讨论探究法 如对星星形象的感悟,应活跃研讨,提高审美意识。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2.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

颤动(chn)颤栗(zhn) 闪烁(shu) 朦胧( mng lng ) 覆盖(f) 疲倦( p jun)

3.查资料,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朦胧诗派: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是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表达对前景的迷茫和困惑。因受政治影响,诗人不能将自己的心情袒露出来,只能用一种不确定的隐喻与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十年浩劫给整个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江河与其他朦胧诗人都是在文革中长大的,心灵的成熟包含着对苦难的承担。他们都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成长起来的。应该怎样面对黑暗的时代留给他们的创伤,怎样才能改变个人和民族的命运,这是笼罩着所有诗人的疑问。因此,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中战胜苦难。这首诗就是诗人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对即将过去的一个黑暗时代的回答。

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4. 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营造出的意境。

5.思考: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对你感兴趣语句鉴赏一番。

二、导入 。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研讨。

1、自由朗读诗歌,划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思考这些意象有何不同?

全诗有两种意境:一种是光明与美好的,一种是寒冷和残酷的。

2.这两种意象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

对寒冷和残酷否定,对光明与美好的热爱与追求

3、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 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三、精读品析。

1.找出你最感兴趣的诗句,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着重理解的诗句:

(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

提问: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

提问: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提问: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2. 归纳总结。试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旨。

提问: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

星星向征着光明、温暖、希望、自由等美好的东西,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对理想和向往和追求,虽然迷茫失败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3.诵读诗歌。

四、课后练习。

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五、朦胧诗鉴赏。

《走吧》北岛

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走吧,/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走吧,/路呵路,/飘满了红罂粟。

《一切》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远和近》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一代人》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教师教学反思: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