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
【自学合作】
1. 在课前阅读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默读(扫读、跳读)课文,划出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变化过程,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
2. 情节设置对表现人物作用很大,看似简单的故事因为情节的曲折多变和生动活泼而更加精彩。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读给同学听,并说说理由。
3.本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方面都有精彩的描写,读完全文,结合人物描写讨论:孙悟空和二郎神各是怎样的人?
孙悟空:
二郎神:
【研读赏析】
1.文章在写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时,运用了大量的动词,有的非常精妙,圈点出下列句子中你认为运用得恰切的动词,试做一点赏析。
(1)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2)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
(3)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
2. 课文中描述所使用的语言诙谐幽默,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请细心品味,举出一两例加以评析。
(温馨提示)
诙谐生动和幽默讽刺是《西游记》的一个突出艺术特色。
首先是赋予主要人物以幽默诙谐的个性特征。如孙悟空、猪八戒、太上老君等。其次是在一些情节中穿插一些可笑的事物和有趣的对话,对人情世态进行讽刺挖苦。例如,在灭法国,悟空把朝廷大臣和宫里的宫女连同国王和王后通通剃成光头。再次,把大量的口语经过加工提炼,使之完善地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另外,人物对话也富有个性特征,幽默风趣。如孙悟空揶揄玉帝,打趣如来,嘲弄观音,以及与诸神的对话,充分体现了他傲岸不驯、乐观自信的性格。
【巩固拓展】
课堂练习
1. 本文节选自( )朝( )的长篇神话小说《 》,它和《 》《 》《 》并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2. 试指出下面两个句子是什么描写方式,并分别说说表现了孙悟空怎样的个性特征。
(1)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
(2)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
3. 从下面词组中选出一组,展开联想和想像,编一个合理生动的小故事。
(1)汉堡 小蚂蚁 红背包
(2)月亮 古树 蜻蜓
|
家庭作业 (必做部分)
1. 我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除了唐僧师徒四人,我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很多人物 。(至少三个)
2.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窗户或栏杆上雕有花纹的格子。( )(2)指浸入或沉入水中 。( )
(3)用以祭祀的牛、羊和豕(俗称猪)。( )
(4)形容吃惊的样子,表示出乎意料的心理。( )
3.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ch( )棒抽身就走。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 )住。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1)在括号内写字或注音。
(2)本段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3)试分析划线句的作用。
(4)展开想象,试描述大圣在变作麻雀儿之前的心理活动。
4. 课外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并简要写在下面。
家庭作业 (选做部分)
1.列举两个《西游记》中你喜欢的情节,并说说理由。
情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情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2. 片段写作: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小说中的内容,说说喜欢的原因,15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