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海边荒石?????? 高立群》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海边荒石 高立群

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
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如冰雪。它们多得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
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拣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
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俯身其中,令人沉醉。
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
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儿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
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
我把石头放回海中。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个一生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与有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
 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
1.文章说: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这句话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是怎样产生的?
2.这篇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是什么?试作简要概括。
 思路点拨: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从作者的情感变化入手,在作者看来,让如此光艳、润泽的石头失去神采本来就是一种罪过,自责、后悔、内疚在所难免。解答这类题最好能采用情景体验法设想当时的心理活动。2.此题考查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解答此题抓住作者的情感变化,抓住抒情句,就知道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不要贪婪地占有而应尊重自然的本性。

答案要点:1.自责(后悔、内疚)  海水中的本来很美,我把它从海水里拣起来,暴晒在岸边的阳光下。由于我的犯傻,石头失去了原来的美态,引起了我的反思,由此我产生了自责的心理。2.世间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方式和环境,都有自己的美,我们要尊重它们,而不能贪婪地占有它们。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