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原文及翻译
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①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
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欲得饮:很想能够喝水解渴。
④河,渭:黄河,渭水。
⑤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⑥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⑦邓林: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既桃林。
⑧未至:没有赶到。
⑨渴:他感到口渴。
⑩弃:遗弃。
原文翻译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逐到太阳落下来的地区;他觉得口干,要想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足,又去北方地区的大泽湖喝水。还没有赶来大泽湖,就中途渴死了。他丢弃的拐仗,化成桃林。
《夸父逐日》是神话传说,主要表现了夸父极其的英勇气概和为后代惠及的精神实质,体现了古时候老百姓探索、吸引自然界的明显心愿和坚强不屈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