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阅读练习】
1、 解释:①善 ②刻意 ③临
④或 ⑤遽 ⑥绝
2、翻译:①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②又以问著
③书固佳矣
3、上文学右军书中的右军是指
回答
1.①好②专心致志③摹仿④很多人⑤立刻⑥极
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如何)③(书法)本早就非常好了。
3.王羲之。
译文翻译
宋太宗掌权的状况底下一个叫王著的学得王羲之的书法,掌握透了小窍门,在翰林院当侍书。皇上处理政务服务空闲,还高度重视练书法,一次次派遣太监拿本身写的字给王著看,王著每一次都感觉(宋太宗)还未学精,太宗就更加专心致志摹仿书法。(宋太宗)又拿了写好的字问王著,王著的答复依然像那时候的一样。很多人问及的作用,王著说:虽然(皇上)本来写的非常好,但是倘若那麼快就说(皇上写的)好,或许皇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从那以后,皇上的书法巧妙绝伦,超越前人和古人,大伙儿都感觉这是王著对皇上劝诫的成果。
源于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注释
1.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掌权环节。朝,临朝,当政。
2.听政:处理政务服务中心。
3.内侍:此指太监。
4.规:劝诫。
5.益:更加。
6.者:的人。
7.法:方法,小窍门。
8.余:空余多余的时间。
9.注意:注意,高度重视。
10.笔札:这儿指书法。
11.数:数次、一次次。
12.遣:派遣。
13.示:给看。
14.有心:专心致志。
15.善:好。
16.临:摹仿。
17.或:很多人。
18.绝:极。
19.遽:马上,立刻
20.恐:忧虑。
21.规:劝诫。
22.固:尽管。
四字成语弥补
精雕细刻:精:完美,好;益:更加。喻指早就非常好了还求更加完美。
寓意启迪
原文中依据宋太宗偏爱学书并且在王著: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辜负功效矣。的帮助下最后成才的例子来告之大家,学无止境,学海无涯苦作舟,大家尽量要努力勤奋学习将来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用之才,并早就非常好了大家也理应要求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