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寄答京友》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寄答京友
李贽
才难,不其然乎!今人尽知才难,尽能言才难,然竟不知才之难,才到面前竟不知爱,幸而知爱,竟不见有若己有者,不见有称喜赞扬不啻若自其口出者,如孔北海之荐祢正平,跣足救杨彪也。何也?以其非真惜才也;虽惜才,亦以惜才之名好,以名好故而惜之耳。则又安望其能若己有、不啻若口出如孔北海然也?呜呼!吾无望之矣!
举春秋之天下,无有一人能惜圣人之才者,故圣人特发此叹,而深羡于唐、虞之隆也。然则才固难矣,犹时时有之;而惜才者则千古未见其人焉。孔子惜才矣,又知人之才矣,而不当其位。入齐而知晏平仲,居郑而知公孙子产,闻吴有季子,直往观其葬,其惜才也如此,使其得志,肯使之湮灭而不见哉!然则孔子之叹才难,非直叹才难也,直叹惜才者之难也。
夫才有巨细,巨才方可称才也。有巨才矣,而肯任事者尤难。既有大才,又能不避祸害,身当其任,勇以行之,而不得一第,则无凭,虽惜才,其如之何!幸而登上第,有凭据,可藉手以荐之矣,而年已过时,则虽才如张襄阳,亦安知听者不以过时而遂弃,其受荐者又安知不以既老而自懈乎?
夫凡有大才者,其可以小知处必寡,其瑕疵处必多,非真具眼者与之言必不信。当此数者,则虽有大才,又安所施乎?故非自己德望过人,才学冠世,为当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然非委曲竭忠,真若自己有,真不啻若口出,纵人信我,亦未必能信我所信之人,憾不得与之并时,朝闻而夕用之也。呜呼!可叹也夫!
(选自李贽《李温陵集》卷四《焚书》)

6.表述以下句中加点的语句。(4分)

①举秋春之天地举:

②直叹惜才者之难也直:

③可藉手以荐之矣藉:

④则虽然有大才,又安所施乎施:

7.原文中何也?因其非真惜才也的以字,与以下语句中加点的以字使用方法同样的一项是(3分)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强秦往往害怕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个人在也

C.余嘉其可以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大少爷)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8.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法。(8分)

⑴则又安望其能若己有、不啻若口出如孔北海然也?

⑵故非自身德望挑球,学识冠世,为追名逐利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

9.文中讨论人才难题,创作者在文尾传出能够叹也的感慨,请简略归纳叹的缘故。(4分)

答案

6.(4分)①举:全、全部②直:仅、仅仅 ③藉:凭着、依靠④施:使出

7.(3分)B(连词,表缘故)

8.(1)(4分)那麼又怎能期望他如孔北海那样(看待人才)如同自身有着(的才可以一样)、不仅仅 仿佛从嘴中讲出(称赞得话)呢?

得分提议:啻、然、句型、句子通畅各1分。

(2)(4分)因此(假如)并不是自身的品行威望超出许多人,才可以见识跨越当世,被当权的人仰仗、信赖,就不容易随便令人信赖并器重他。

得分提议:冠、普攻句型各1分,句子通畅2分。

9.(4分)(1)爱护人才之难,真实爱护人才的人之少;(2)选拨人才的规范不善(2分)。

得分提议:每点2分,含意对就可以。

注解:

[1]才难句:人才难能可贵,并不是那般吗?《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地治。武王曰:予有乱臣(能整治天地的大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

[2]不知才之难:不知人才塑造之难。

[3]不啻(ch翅)不仅。这几句的疏忽是竟看不到看待人才之有才像自身之有才一样,看待人才像自身塑造的一样。

[4]秋春:在我国历史时间的一个时期(前722前481),因孔子所修史籍《春秋》包含这一时期而出名。

[5]圣贤:故时指品格高尚,聪慧精湛的角色,这儿指孔子。

[6]唐、虞之隆:唐尧、虞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7]时刻有之:常有。

[8]不善其职:不临其职,指没作官,无权利。

[9]晏平仲:名婴。秋春时齐国的贤医生。《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0]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穆公之孙,秋春时郑国的贤相。《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1]季子:季札,秋春时吴王寿梦少子,有贤名,寿梦欲立这,辞不会受到,封于延陵,因号延陵季子。葬:墓葬。

[12]非直叹二句,不但感慨人才之难能可贵,更感慨惜才者之难能可贵。

[13]第:科第,科举考试时期谓小试为得第。

[14]凭:凭证。

[15]荐:荐举,强烈推荐。

[16]年:岁数。

[17]张襄阳:先进事迹不祥。

[18]弃:废置不管不顾。

[19]受荐者:被引荐的人。自懈:自身懈怠,不思进取。

[20]寡:少。

[21]瑕:玉上的黑斑。疵:缺陷、问题。缺陷,小的缺陷。

[22]真具眼者:简直有眼力的人。

[23]安所施乎:到哪儿使出呢!

[24]追名逐利,指当政欢呼声权的人。

鉴赏:

这封信谈的是人才的难题。

看待人才,也应当有恰当的了解。最先不因是不是中举登第为凭证,想要看是不是有真本事。次之金无足赤,人非圣贤,一切人才都是有缺陷问题,不可以以小疵掩大德,更不可以而有微瑕为托词,废置大才而无需。

怎样看待人才,古住今来,许多人讨论这一难题。司马迁说:人君愚智贤不肖,无不贪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伴属。而圣君施政,累世而看不到者,其说白了忠者出轨行为,而说白了智者不贤也。注重人君鉴别人才真假之关键。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老板不经常出现。注重分辨人才者之关键。李贽进一步明确提出爱护人才之关键。这种阐述虽然常有一定的局限,可是针对大家怎样正确看待人才,仍有一定的启迪实际意义。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