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猴之墓
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选自李印绶《杏林集》)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某山隅有一/老圃 B. 惟一女远适/他乡
C. 每逢五必哭/祭 D. 未三月/而僵卧坟间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如是者五年(2)老者家徒壁立
(3)姐引之去(4)仍牢守故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
1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有哪些细节体现了义猴之义?(3分)
答案
10.(2分)D
11.(4分)(1)像那样(2)只能(3)拉(4)旧的,之前的
12.(2分)乡人可伶它(1分),因此把它埋在了老人的坟旁(1分)。
13.(3分)奔告老人已死;苦苦哀求乡人为因素老人办丧礼;为老人陈规屋;每到五哭祭老人;悲痛而死回报老人养育恩。(答到一点得1分)
【注解】
1隅:角落里2圃:种园区的人3适:女人嫁人4挚:牵5逸:逃走6颔:点点头7资:支助钱财8勒:刻
【译文翻译】
某座山的角落住着一个老人,早前丧妻,只能一个女儿远嫁他乡。猎手同情他的孤单,赠给他一只猴子。老人疼惜它如同亲生父母孩子,每一次外出都带著它,也不用链扣拴上,也不用手拉式着,那猴子也从不跑不离去。那样已过五年。一天,老人忽然去世了,猴子关了门,跑到老人女儿那边,泪下伤怀。老人的女儿问:爸爸去世了?猴子点了点头。老人的女儿因此和猴子一起回家了。老人家中只能空荡荡的四壁,没有钱下葬。猴子就哭遍了村里,村里人因此集资款埋藏了老人。老人的女儿让它离去,猴子作揖谢谢她,可是依然恪守在老人的房屋,自身采果子吃。每隔五天必然要哭祭老人,仿佛在感思老人抚养了它五年,出现异常悲伤。未过三个月就僵死在老人的坟前。乡人可伶它,因此把它埋在了老人的坟旁,并立了一块石块在上边,刻着:义猴之墓。
【浅析】
义猴之墓的猴之义反映在哪些层面?
1报丧;2苦苦哀求村里最后为老人办好丧礼;3为老人陈规屋,不弃不离,而且哭;4以死相伴老人而去。